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文化建设催生农民多彩新生活——华亭县安口镇朱家坡村文化探索之路

来源:平凉日报 2015-12-01 07: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晓明柳娜/文

何义文/图

田野一旦变成舞台,艺术就有了土壤;群众如果成为主角,文化就有了生命。华亭县安口镇朱家坡村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路径。手工作品展、篮球运动会、庆元旦文艺联谊、乡村春晚……一个个精彩的文娱活动,使得朱家坡农民生活充实、笑声不断,社会新风扑面而来,成为平凉农村群众自觉追求文化生活的一个生动范本。

文化乐民:生活因文化更精彩

初冬的朱家坡村美丽宁静、微显寒意。11月12日,记者走进朱家坡村采访,看到村上的文化活动室里热闹非凡,乡亲们放声高歌,劲舞飞扬,愉悦自己,传递快乐。

朱家坡村位于华亭县安口镇西部,全村600多人个个都是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就文明而言,朱家坡村的物质文明,似乎比其他农村强不了许多,但就精神文明来说,他们却是走在了前列,而这种先进的精神文明,乃是以先进的农村文化为基础。

根据新时期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该村本着“新时代、新风尚、新跨越”的文化发展理念,以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为抓手,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切实加大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投入,建立乡村舞台,让农民从观众转为表演者,激发全村农民爱文艺,爱表演的激情。

“朱家坡村较其他乡村农民所不同的,就是他们大都有艺术细胞,有较高的文化层次。”42岁的年轻党支部书记孔彦荣如是说。

成立于2012年的朱家坡村农民艺术团,是集秦腔、曲子戏、小品、快板等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团,团里汇聚了村上的60多位“草根明星”。团员左桂林今年77岁,曲子戏、秦腔、耍社火样样精通,是朱家坡农民艺术团戏曲类节目的总导演;韩志琴是艺术团舞蹈队队长;崔英是艺术团的领衔歌手,被誉为“农民歌皇后”;朱玉琴是村上的妇女主任,是村里文娱活动的总联络人……

“‘明星\’当然得起到带头作用……”孔彦荣说,很多村民都叫他们“明星”,但这称呼可不是白叫的,啥时都得起到带头作用。要负责向村民传徒授艺,让民俗文化的根脉薪火相传;要协助村上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015年春节期间,朱家坡村艺术团首次办乡村春晚,就是这些“草根明星”张罗的,春晚办得很有影响力,十里八乡的人都前来观看。

回忆起举办春晚的场景,大家心里分外热火。村民孙志详说,为了解决资金和人力等问题,村委会发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倡议。村民们个个热情高涨,劲头十足,纷纷来到村部出谋划策、捐钱捐物。县文化馆和安口镇政府,派出有经验的文艺干部到我们朱家坡村,帮助村民排练节目,策划演出方案。

春晚的场地就是村里的乡村舞台,一台电视、一部音响、一对麦克风就能搭起舞台,节目全程自编、自导、自演。有歌颂家乡变化的诗朗诵,有阵容庞大的现代广场舞,还有古风古韵的曲子戏、秦腔等。

“村民自发演出就是想唱就唱,想说就说,跑调也要跑出个乐呵来。原本预计一个多小时的联欢会,由于村民们不断地毛遂自荐,节目单一次次被现场拉长,演出时间‘拖延\’了两个多小时。这里成了人群的海洋,汇聚来了西头的马家堡村、东头的吴家堡村人,多年的老朋友、多日不见的亲戚、返乡回来的青年们,都聚在了朱家坡村乡村舞台前,大家都很兴奋。”当时全程参与春晚采访报道的华亭县委宣传部干事说。

“那天我们各家各户都糊了灯笼,夜里挂起来,年味可浓了,我们村里的人那手艺,强过专业的灯笼制作者了。后来还有县上的煤业公司来要买走我们的灯笼呢!”村民代秀霞开心地说。她是村里有名的灯笼制作高手。

“咱村里猴年还办春晚不?””咋能不办,不但要办,还要超过去年!”听到村支书响亮的回答,几个跳广场舞的媳妇子抿着嘴笑了。

春晚是重头戏,平时的活动也接连不断,村委会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民开展太极拳、扇子舞、秧歌、舞剑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同时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曲子戏”展演、“文体联谊”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

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得朱家坡村民的生活更精彩。

文化育民: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力量

人们都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同样,一个村庄,要想获得长久健康发展,也需要铸就文化这个“村魂”去引领支撑。据记者调查,朱家坡村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摆在与发展经济同样重要的位置,定规划抓落实。

为了让朱家坡村艺术团有良好的活动环境,该村两委以打造文明和谐农村,培育新型农民为契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文化站各个功能室,设图书室、阅览室、办公室、多功能室、综合娱乐室、老年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活动场所,设“农家书屋”,并为书屋配备8万多元的书籍。在文化建设方面牢固树立给群众搭舞台、让群众唱主角的理念,村两委班子积极“跑龙套”,全村文化建设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相关配套设施,确保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

跳健身舞、下象棋……每到夜幕降临,朱家坡村的文化活动室里,台上唱得认真,台下听得仔细,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热闹景象。

“这日子过得真舒心!”村民赵勇乐呵呵地说,“每到晚上,有各种文体活动,村文化室里还经常举办技术讲座,我都不知道该干啥好了!”

“以前住上新房子开心,但是只开心一阵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如今,村里的文化活动慢慢多起来了,我们从观众变成主角了,那种失落感也就跟着消失了,这可能就是电视里说的幸福感吧,现在是越来越强烈了。”村民孔志详笑着说。

村委会主任朱志敏说,如果失掉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人心就会散,信仰就会偏,就会打架赌博不务正业,就会无理上访,闹得家不和、村不安、社会不稳定。农民教育,归根到底就是要重视文化,得要培育倡导一种精神,以此来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力量。

文化富民: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才是强村之本。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一个村文化建设搞好了,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幸福感。”朱志敏说,这几年,朱家坡村借助“双联”帮扶和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果树育苗、蔬菜种植等产业,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村里还新修了2500亩梯田、8.5公里产业路、一个养殖小区,安装了33盏太阳能路灯。

“朱家坡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满山核桃粮满仓,层层梯田北塬上,铁路公路通咱庄。新农村建设大变样,红瓦白墙屋里亮,水泥路旁树成行……”吴家堡村77岁的老党员李建堂为朱家村写了一首快板诗,道出了对朱家坡村由衷的赞赏。

“村子要发展,要靠人,满足农民‘求富裕,求知识,求娱乐’的愿望,人心自然就顺了,村子的发展也就如鱼得水。”李建堂说。

平凉知名作家姚学礼说,自己长期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深切感触到如今的农民最渴望的是摆脱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贫乏。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就迫切需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心灵找个家”,让农民群众从文化生活里得到文化体验、精神抚慰、道德教化和价值认同。

平凉民俗专家王知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的不应只是外部的环境建设,还要重视内在的精神家园建设。“身有所栖、心无所寄”不是“新农村”。朱家坡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文化建设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孔彦荣表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夯实了这个基础,经济和其他社会各项事业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支撑。今后,他们将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形成的品牌效应和精神动力,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依托村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朱家坡村人对文化的热爱,开发建设文化旅游景点,为村庄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海牛倌”致富记

...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建设催生农民多彩新生活——华亭县安口镇朱家坡村文化探索之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