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小兵
“我的这幅‘八骏图\’十字绣寄存在商店里出售了半年多了,都没卖出去。没想到‘放到\’乡上电子商务中心的网上后,十几天就有人上门来买走了。”1月17日,通过网络“牵线搭桥”,看着自己的一件手工制品终于换成了现钱,华亭县河西乡新庄村村民王丽娟喜滋滋地说:“电子商务又给我提供了个来钱的门路。”
今年34岁的王丽娟心灵手巧,头脑灵活。成家后,她来到河西乡街道开了个化妆品小商店,买来电脑,接上了网,平时自己和家里人穿的衣服、生活中的日用品都在网上选购。“网上东西品种齐全样式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大,有些东西相对还便宜。”王丽娟说:“想买的东西选好了,鼠标一点就能买来,方便得很。”
做生意之余,王丽娟还经常做些十字绣、鞋垫、毛线枕头、毛线抽纸盒等手工制品寄存在店里卖。“农村人,买手工制品的少。城里人又很少来我们农村,所以这些东西销售一直不好,有些东西放一两年都没人问。”王丽娟说:“我一直想,如果能通过淘宝网络把这些手工制品推销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销路肯定会好一些。”
2015年10月,河西乡电子商务中心在王丽娟的期待中成立,热心上进的她也成了电商服务中心的一名会员。跟随王丽娟走进电子商务中心,记者看到面积最大的就算展销区,分门别类陈列着包装精美的核桃、蜂蜜、荞面、大黄、党参、鸡蛋等特色“土”农副产品和玲琅满目的鞋垫、虎头枕、小布鞋、刺绣、十字绣等“土”手工艺品。“现在,一有闲时间,我就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了解一下销售情况和外地人对我手工制品的评价和建议。”王丽娟说:“这些手工制品通过网络宣传推荐了出去,看的人多了,问的人多,但愿销售情况也能好一些。”
“电子商务中心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代购服务,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对本地生产的核桃、土蜂蜜、土鸡蛋和地道药材等农产品和刺绣、十字绣等手工艺术品进行推荐销售。”介绍起电子商务,王丽娟俨然成了“淘宝通”,“现在,我们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线上负责土特产品宣传、推介、销售,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咱们这的‘土\’产品,线下负责和群众沟通,产品收集、包装、配送,力争让这些‘土\’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多销售一些。”
“前一段时间,县上还对我们进行了刺绣和网络销售知识的培训,现在大伙的积极性都高得很。”王丽娟说:“等销路打开了,我打算把村上的姐妹们组织在一起成立个手工制品协会,让大家发挥特长,互相学习,真正用这份手艺挣到吃饭钱。”
“现在,我们农村人的消费观念也变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村民来店里让我给她在网上代购花生、糖、瓜子等年货,我都成‘淘宝小二\’了。”王丽娟乐呵呵地说:“年跟前,城里人对十字绣、毛线抽纸盒等手工制品也很青睐,我要抓紧多做些,靠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多挣点钱。”
让农产品走出大山,卖上好价钱,是政府和群众的期盼。2015年,华亭县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支持各乡镇、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电商企业通过“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至目前,已建立电子商务中心近20家,引进物流快递公司12家,在农村涌现出了很多像王丽娟一样热衷于电子商务的“淘宝小二”,他们已成为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