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兄弟回乡创业好牛气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1-16 18: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小兵

华亭县马峡镇寺沟村大学生高刘渭、郭伟是一对表兄弟,他俩毕业后选择返回农村,重当儿时放牛郎,创业之路从养牛起步。

“生在山里,祖祖辈辈都有养牛传统,大学四年是父辈靠养牛挣的钱供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养牛这份活计。”谈起回乡创业,高刘渭对养牛满怀深情,“人还是选择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好。我们从小就放牛,不缺技术。生在大山,坐拥这座绿色宝库,我认为养牛还是能发家致富的。”

凭着这份感情和信念,2013年7月,高刘渭和郭伟大学毕业后,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投资20多万元,在村子河边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养殖场,养了6头牛和100多只羊,一心一意当起了大学生“牛倌”。

“养牛是个细心活,也是个技术活,一点一滴都马虎不得。”为了学习更加科学的养牛技术,兄弟俩找来很多关于养牛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干,慢慢摸索牛的生活习性、掌握牛的生长特点。天道酬勤。养牛的第一年,他俩便赚了7万多元的利润。

“第一桶金”筑牢了兄弟俩养牛创业的信心。2014年5月,兄弟俩通过多方借贷又投资50万元,扩建了养殖场地,引进了40头西门达尔牛,建起了青贮饲料氨化池,收购存储饲料200多吨,给牛贮藏了一年的“营养餐”,养牛场的规模逐步扩大。

“西门达尔牛品种优良,最快20个月可以出栏,1头牛成本一般在5000元左右,如果宰了卖牛肉1头牛能卖1.4万元,除去成本,1头牛保守算也能赚个8000多块钱,这样算下来,一年至少可以赚个10来万元。”算起养牛增收账,高刘渭头头是道、胸有成竹。

对于更多大学生而言,创业也许仅仅是个梦想,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政策将其“扶上马、送一程”。

2015年,兄弟俩申请了40万元的养牛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30万元的草畜贴息贷款。借助政策“东风”,修起了4座现代化牛舍和两个青贮饲料氨化池,流转了500亩山地种上了苜蓿草饲料、200亩川地种上了玉米。“万事俱备,只欠市场。”于是,根据各自特长,兄弟俩一人专心搞养殖,一人负责跑市场、搞营销,创业之路“牛”了起来。

“现在,我们牛存栏86头,年底预计能出栏30多头,创利润十五六万元。”在人们印象中养牛似乎总带着一股“土气”,但有了激情,这条路又充满了梦想。谈起未来,高刘渭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牛棚,可这几年,多半人都不在家种庄稼,外出打工,没人养牛了,牛棚闲置着。最近,我们正在和大伙儿商量,准备学习“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在村上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专门负责养殖基础母牛和技术指导,然后向村民投放牛犊,实行订单回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新闻推荐

华亭农民人均产业增收3905元

...

华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兄弟回乡创业好牛气)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