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华亭县根据全国、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和地名清理整顿的组织实施,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收集、调查、补充、完善,力争高质量地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
一是以收集“一普”资料为基础。为确保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普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资料收集整理齐全,各类数据客观翔实,县地名普查办全体工作人员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一普”资料整理归类和完善补充为切入点,通过资料考证、资料收集整理等阶段,完成了第一次地名普查地名补调、历年地名命名更名、区划边界、统计等资料及有关地名志、录、词典、图和政府机关、专业部门下发的有关地名方面的文件、通告、简报、年鉴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共搜集整理出“一普”文字资料469篇,相关图册113份,照片46张,纸质卡片档案10本,资料汇编8本。整理出标准地名1601条,其中:行政区划单位和居民点名称1176条,独立存在的、重要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场名称50条,文物古迹和人工建筑物名称25条。通过认真整理,“一普”各类档案资料大到一座山脉,小到一座村庄、一条河流,都做到了记载详实、字迹工整、页面整洁、装订完备,为“二普”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以收集新增资料为补充。一般的普查工作往往以调查现状为主,不涉及历史变迁过程,更不记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程。而这次地名普查不仅要调查从当今使用的地名,也要调查历史上曾经出现,当前已经消失的地名,更要将每个地名的起源,演变过程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华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资源丰富。然而“一普”结束至今已30余年,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地名也随之增加。因此,在对“一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县、乡、村各级地名普查人员对现有地名数据进行采集填报,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召集当地群众座谈、走访知情人等形式全面收集新增地名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以及相关属性信息资料,并将变更、消亡的地名逐一核对,并进一步与老数据进行比对、筛选、核实,对上报有误、格式不正确的地名数据,退回重新填报,最终筛选确定地名调查目录11大类52子类2996条,已审核校对2996条,实地调查2850条。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下阶段的普查工作夯实了基础。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