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辛亚伟
独具特色的陇东民居,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路,精心修葺的篱笆墙,沿路种植的荷兰菊、八瓣梅,吱吱呀呀的大水车,奔流而下的小瀑布……走进华亭县策底镇大南峪村,仿佛走进了灵秀的江南水乡。
大南峪村有4个村民小组,227户990人,是以传统农耕为主的农业村。“沟深地少路难行,没有产业最贫穷。”是大南峪村以前最真实的缩影,由于缺乏主导富民产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85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7户481人,贫困面48.6%。2015年,大南峪村被确定为***精准脱贫重点村,点亮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梦”。
要致富,就得谋划好思路。在帮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心指导下,村上邀请兰州城市学院专家来到大南峪,对全村的基础设施、群众住宅、产业发展等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设计,确定以建设“精品旅游村”为定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两大主导产业。
村上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891万元,全力组织实施了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把全村当成旅游景点来设计,把每一户都作为一个景观小品来改造。2015年,全村改造消除土坯房39户177间,新建房屋23户112间,硬化门前巷道28户1200平方米,硬化村社环形道路0.9公里,修建便民桥6座,改造垂钓鱼塘,整治河道修建拦水景观,安装3座大水车,栽植绿化苗木,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6年,村上继续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农事体验采摘园、垂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各1处,建设乡村记忆博览园、景观长廊、旅游厕所,发展农家乐餐饮店3户,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在大南峪村休闲垂钓中心,前来钓鱼的砚峡乡村民张军说,他爱好钓鱼已有些年头了,华亭周边的垂钓场所几乎都已跑遍,最近却喜欢上了大南峪,因为这里交通方便,风景宜人,环境设施到位,他自己“练杆”的同时还可以带着家人来游玩赏景。
今年50岁的大南峪村村民罗文忠说,他10年前就承包了村里的6亩河滩地,建起了6座鱼池,经济效益一般。2015年,村上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他的鱼池也成了主要景点。今年又投资5万多元维护基础设施,每周都要投放300多公斤鲤鱼,6月份还购来3万多尾锦鲤、彩鲫等观赏性鱼苗,吸引了许多游客,经济效益大幅攀升。
打赢脱贫攻坚战,富民产业是关键。大南峪村今年按照“村企联建、共同发展”的思路,流转土地2186亩,招商引进深圳葛业公司、杨凌忠妮树莓公司等4个龙头企业,建成百亩葛根试种基地、百亩药材景观园、千亩油用芍药和千亩树莓种植基地各一处,群众在收取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有230多人就地务工、两头赚钱。同时,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大户+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组织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致富技能培训10场次,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如今,随着***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大南峪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小兵金秋时节,万物归仓。“核桃之乡”华亭县又迎来丰收季。走进这里的山川田野、沟壑梁峁,一棵棵核桃树上,密密匝匝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街头巷尾、乡间小道,叫卖声、讨价...
华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