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走进魏岭乡小山口村,百亩连片的温室和设施农业大棚基地里,红提葡萄架下挂满了果实,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康开宏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今年的收入已接近万元了,等到这茬红提葡萄上市,一年的收入就能超过两万元。”康开宏一家四口人,以前土地产出率低,他在村办的煤矿打零工,一年的家庭收入只有5000多元。自从建起大棚,康开宏家生活翻了天。今年他家的大棚里已经种了两茬菜,收入7000多元。康开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棚总投入是1万多元,我后半年还能收一棚红提葡萄,今年把成本收回来,还能挣个万八千的。”像康开宏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设施农业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甜头。
七里河区为了切实推动全区设施农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相继出台了《七里河区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等4个涉农文件,鼓励和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036亩,其中,高效节能日光温室810亩。
今年以来,该区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提升农业,发展农村”的城市农业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以原有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为中心,扩大发展新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农业规模,重点在中部、二阴地区适宜发展日光温室的地区建设日光温室,在彭家坪镇、秀川街道等坪台地区发展塑料大棚,逐步在全区构筑起“12345”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即:1个1000亩连片塑料大棚生产基地(八里镇后五泉、崖头、二十里铺村);2个1000亩连片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西果园镇西津、西果园村),并着力将西津坪建设成为全市千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全市的一个农业发展亮点;3个300亩以上连片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西果园镇周家山、彭家坪镇石板山、魏岭乡沈家岭村)4个5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西果园镇王家坪、柴家河、魏岭乡绿化、黄峪乡王官营村);5个300亩以上的连片塑料大棚生产基地(八里镇清水营、果园村、花寨子村、西果园镇上果园、彭家坪镇贾家山村),构建起三山(贾家山、石板山、狗牙山),二坪(西津坪、王家坪),一梁(魏岭东梁),一架岭(黄峪西山岭)为主的设施农业基本框架。通过3年的发展,将使全区设施农业平均亩产值达到1万元,亩纯收入0.64万元,总产值1.1亿元,总收益0.7亿元。全区农民通过设施农业实现人均纯收入664元,形成设施蔬菜、食用菌、瓜果和花卉等鲜活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如今,走进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天鹅湖社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科普氛围:热心科普事业的志愿者当起科普宣传员、辅导员;人员流动密集处设立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社...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