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职称评定工作进行改革的呼声,久矣!但究竟怎么改,把何处作为改革的楔入点,则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笔者之见,在职称评定中一下子就将实行多年的考评制度予以取消,是不够谨慎和欠考虑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倘若取消考评,如何去鉴别每个申报人的专业水平、业绩和能力?优劣高下难以辨别,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情形。干多干少一个样,成果多成果少一个样,无疑会挫伤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也会背离公平、公正的原则,显而易见,这对促进专业技术工作是有害无益的。
第二,这样做违背了广大专业人员的意愿。专业技术工作,顾名思义是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否则就不这么叫了。那么某一代专业人员是否取得了成果,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何,如取消考评,怎么去衡量?又如何判定某一专业人员达到了哪一级的专业技术水准?依什么为依据来确定每个人的职称等级?显然这样做会使职称工作陷入新的混乱,这是专业人员不愿看到的。
第三,必要、合理的考评不可或缺。目前,我们对各种不同的考评时有所闻,如职工、机关公务员需年终考评,领导班子要定期考评,企事业单位内优秀、先进人员的产生也少不了采取考评的办法,连街道上卫生、社区治安搞得如何也要考评,专业技术职称反而不要考评了,显然于理不合,于情不通,于法无据,无法彰显民主精神,“一言堂”、“长官意志”会重新抬头。
总而言之,职称评定事关广大专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千万不能草率行事,而要稳妥进行,避免产生“阵痛”和其他负面影响。要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文教、卫生、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当然,如果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比取消考评更好的办法,也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认为可行,然后逐步加以推广。不能将现行的评定办法说取消就取消,不能操之过急。好的主观愿望未必有好的结果。欲速则不达,稳妥些,再稳妥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1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赴七里河区西湖街道重点就“民情流水线”工程进行视察。当日,代表们视察了街道以及街道政务网站,并对该街道在党建方面取得的成...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