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200多平米的房间内,整齐的摆放着40余台电脑,正在使用这些电脑的都是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这里可不是什么网吧,而是西固先锋路街道花园小区社区的再就业培训中心。这个培训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专门为“40、50”下岗人员及特困家庭实行免费的电脑培训,而办起这个再就业培训中心的人,便是被评为“西固区创业带头人”的王跃天。
王跃天所居住的花园小区社区有许多“40、50”的下岗人员,由于他们受到年龄的局限,加之就业技能单一,所以很难去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抢”工作,看到众多的“40、50”人员就业难,王跃天便产生了去帮助这些人的想法。开始付诸行动对他一个人来说很困难,于是王跃天找到社区,希望能通过社区的帮助,开办一个再就业电脑培训中心,这既为“40、50”困难人群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学习平台,也可以实现他的自主创业理想。在社区的协助下,经多方努力,再就业培训中心终于建成。
昨日,记者来到花园小区社区,在辖区里一提到王跃天,居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辖区的张师傅对记者说:“过去大家想都没想过有人能为我们四、五十岁的人免费培训技能,自从王跃天办起这个再就业培训中心,很多人不仅学到了电脑知识,还实现了再就业。”在培训班里,坐在电脑前的赵成感慨地说:“许多单位都不愿雇用残疾人,王跃天不仅手把手的教我,还帮我联系单位。”赵成是花园小区社区的一位残疾人员,他正在接受王跃天的免费培训,经过王跃天的讲解和赵成自己上机试验,他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电脑知识。
“我们单位几年前就破产了,失业后我也希望能够再就业,但实在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一些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会使用电脑,可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哪儿会用电脑呀!后来王跃天让我去他的培训中心免费学习,没想到还真帮我解决了工作的大问题。”48岁的罗泉凤对记者说。现在,她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打字员了。在花园小区社区,像罗泉凤这样的“40、50”特困人员,在接受免费培训后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已有近千名。
目前该培训中心的影响面已由社区扩展到了街道,乃至整个西固区。王跃天告诉记者:“四年前我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过,多次求职失败后,我开始考虑自主创业。另外我看到有那么多‘40、50’的人们及特困人员在为工作发愁,于是我便萌生了办再就业培训班的想法。现在许多在我这里接受过培训的人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现在自家门口有了菜市场,缺葱少蒜的一抬腿就买到了,别提有多方便了。”一大早儿提着大包小包从菜市场出来的张大妈兴高采烈地向记者炫耀着自己的战果。...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