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多亏了‘民情气象站\’帮助,我们这栋楼终于恢复供水了。”居民丁新文对记者说。近日,红古区窑街街道新村社区的一栋居民楼停水好几日,原因是楼中一些租住户拖欠水费,导致自来水公司关阀停水,牵连全楼人用不上水。后在社区“民情气象站”的帮助下,昨日该楼终于恢复了供水。
社区主任告诉记者:“新村社区这栋居民楼是个独立的单楼,没有物业管理,交水费、暖气费都是住户轮流收。这楼上又有许多租住户,他们有的是因为忙,早出晚归家中常没人收不到钱。还有个别老赖户,一直拖欠不交水费。日积月累欠的水费多了,自来水公司就把水给停了。”这一情况被社区了解后,社区“民情气象站”立刻组织人挨家挨户收取水费。对早出晚归的居民,“民情气象站”工作人员一直等到很晚。对于那些老赖户,“民情气象站”工作人员上门给他们讲道理做工作,软磨硬泡终于“啃”下了这几个硬“骨头”。在连续几天的努力下,水费终于收齐了,全楼的供水又恢复了。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民情气象站” 是新村社区建立的一项民生工作,由社区党员、社区专干、综治员、辖区楼院长组成“民情气象站”信息员,形成了一个以社区为点,民情信息员为线,全辖区居民为面的信息收集网络。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强化为民服务,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社区以问计于民为目的,开展“民情气象站”活动,做好信息收集“五必报”:对辖区发生的急、难、怨、险、疑等问题及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处理问题“五必做”:居民反映的紧急事情及时做、对居民有利的事情全力做、棘手的事情积极做、辖区的热点事情重点做、扶贫帮困的事情经常做;社情民意“五必访”:对孤寡老人必访、困难党员必访、弱势家庭必访、计生扶贫对象必访、残疾家庭必访;情况分析“五必议”:对辖区的重大隐患、重要事情、设施建设方案、社区发展规划、群众思想动态进行民主商议和决策。
社区还设立了民情信箱、民情恳谈室,安排每周五为社区书记、主任民情接待日,并记载民情日记。同时,社区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下午召开“民情气象站”信息员例会,主要是听取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及时商讨解决办法,为民排忧解难。居民吴立强对记者说:“‘民情气象站\’这条纽带搭起了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连心桥,使辖区的居民得到了细致、周到的服务,‘民情气象站\’真正成为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依照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要求,日前,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已将城市低保保障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78元提高28元达到306元,并实现低保发放工作信息化...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