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让折腾人的人也受受折腾才好

来源:兰州晚报 2013-10-17 10:19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还没出生,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辖区的准妈妈张女士已经感觉“操”碎了心。她于今年3月怀上头胎,并按医院指导从6月份开始办理“婚育情况证明”和“准生证”。4个月下来,她往社区跑了近20趟,事情在争吵中一点一点推进,但至今,证明还是没有开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准生证”还有一个别名叫“折腾证”,这个别名多年来广为人们接受和认可。主要是因为只要夫妻双方有一方户籍不在本地,即便是头胎,走正常程序办个准生证绝非易事。两地之间要来回奔波,要盖很多很多章、要花费很多很多时间。正因为难办、不好办,才让准生证引起了民间的诟病和舆论的热议。针对这种状况去年12月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就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办证程序,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根据通知要求,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登记)、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者出具婚育情况证明等,符合办理条件且材料齐全的,要即时办理。此外,流动人口可就地办理准生证。

现在来看,即便简化了办事程序,“准生证”依然还是“折腾证”,即便有令在先。这说明,麻烦的制造者不是政令也不是规定,问题主要还是出于政令的执行者。忽然发现自己说错了,因为人为制造麻烦的其实不是政令的执行者,因为他们虽然在这个位子之上,但似乎从来不了解不熟悉政令,更不会去主动执行政令。

细读这条新闻你会发现,在张女士办理准生证的过程中,很多门槛是社区和街道人为添加的。为什么非要他们指定的人作证明才行,原因虽不好臆测,但若从为民便民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指定的确十分生硬粗暴,而且荒唐,完全违背了相关的规定和政令。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可看出,像这样的基层组织干部在处理事务时,时时处处考虑的都是自己,自己方便就怎么来,怎么利于自己就怎么来,而把为民便民挂在了墙上,抛在了脑后,所以才会有令不遵,才会各自为政,把办事群众当皮球踢来踢去。这不仅是懒政和不作为,而且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权力自大和权力傲慢。

从政令上讲,从去年12月3日起,“准生证”就不该继续成为“折腾证”,现在外甥打灯笼——照旧,只能说折腾人的还是人。若要人不折腾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谁折腾人,谁就必然会被折腾。这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但道理你是懂的,对那些刁难群众的办事人员,要有监督有问责有处罚,而且是必须的。

新闻推荐

盛世重光 ——揭秘泾川佛祖舍利千古之谜(中)

1976年泾川县玉都镇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华盖鎏金铜佛黄金贴冠菩萨造像宝宁寺遗址出土的铜函及琉璃瓶,内装佛舍利。1969年,泾川发现第二批佛舍利&nb...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折腾人的人也受受折腾才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