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9时左右,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华扬西路附近,一位居民心爱的波斯猫爬到一棵约20米高的树上,下不来了。主人心急如焚,担心爱猫出事,无奈之下只好找消防队帮忙。扬州消防用22米登高车营救被困小猫,得到了群众感谢,同时也引发了网友对此举体现尊重生命还是浪费公共资源的热议。
(详见本报今日AⅡ15版)
为一只被困的小猫出动消防警力施救到底值不值当?争议背后是人们对此举不同角度的价值解读。在笔者看来,扬州消防是应市民请求而出警,其解救的不只是小动物的生命,更是为其主人“排忧解难”,此举意义已远超“爱护动物”的范畴,更多的是彰显出“人民消防为人民”的民生情怀。
也许,持“资源浪费说”者的反对理由有二,一是大材小用。小猫能够上树自然会自己下来,因小猫受困出警显然属“杀鸡用牛刀”,无端消耗了有限的警力物力资源;二是担心“添乱”。消防警察的人力、装备应当随时为出警灭火和抢险救灾待命,一旦出现为“救猫”而耽搁消防大事,势必会影响救援,造成更大损失。
应该说,人们的这些担心和忧虑不无道理。不过,猫狗进入人们的生活早成国人习惯,尤其是在小动物受宠的当下,不少人都对宠物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宠物遇到危险,主人一定会非常着急,从这个意义上说,救小猫实际上是在解民忧;再说,小猫小狗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是公民合法财产的一部分,看到小猫受困,主人着急,邻居担忧,警方岂能见危不救?
更为关键的,主人求救消防也是穷尽各种营救手段之后的无奈选择。毕竟只有消防队才拥有能够到达20米高度的登高车设备。而基于生活经验,小猫爬高也往往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当然,该居民报警时没有出现其他警情,如果出现意外险情,救猫行动即可终止。
“有困难找警察”体现的是警民互信。百姓报警未必一定是什么惊天大事,情况紧急、自己无力应对或用其他方式解决无效的,均可求救于警方。个中“分寸”需要人们理智把握。如果说“忘拿钥匙”都可以报警,营救小猫又何尝不可?
群众利益无小事,闻警而动彰显的是人民警察的敬业态度,不能只算计警力付出,更要顾及社会观瞻,为“小事”出警更能体现精神境界,收获民众信任。也许,“消防营救小猫”的每一位目击者,都会记起那感人一幕和围观者的由衷赞叹。由此阐释出的爱心善意、民生情怀和敬业态度,正是社会不可或缺、亟需传承的正能量。
新闻推荐
独居的老人吃饭成问题,上班族午间没空做饭孩子就餐难。近期,西固福利路街道兰化26街区社区就解决这些特殊群体就餐问题,专门开办了“温馨社区日照服务站”,不仅解决了辖区内20多位老年人...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