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斌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初夏的平凉,满眼滴翠。5月20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首站在静宁县隆重开讲。在随后的4天时间里,报告团成员先后奔赴平凉市各县区作巡回报告。
连续7场次的报告,直接听众达2400余人。一段段朴实无华的叙说,让现场听众感受到了先进典型的为民情怀,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反响和共鸣。“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心存为民情怀
5月23日上午9时,平凉剧院一楼座无虚席,此次报告活动的最后一场宣讲在这里举行。来自市直各单位、崆峒区以及平凉工业园区的党员领导干部600多人,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服务群众,贵在真情。原平凉地委、行署信访处副处长程建民从事信访工作20多年,亲自办理信访案件362件,为1300多个上访群众理过发;华亭县西华镇卫生院麻庵留守医生刘海荣,30多年坚守在大山深处为群众行医看病;平凉工业园区教育工作办公室主任、教育系统党总支书记田东洋34年来,与教育事业相守相伴,青春年华渐行渐远,但内心深处积淀的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却一天比一天深厚。
群众路线,贵在践行。灵台县以“便民服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下工夫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党总支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发展蔬菜产业富民兴村。
尽管从事的工作不同,为民情怀始终如一。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杨夏林是儿童福利院这个特殊大家庭里200名孩子的“杨妈妈”,为了当好这些特殊孩子的“杨妈妈”,杨夏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工作在岗位上,守护着这些“折翼”的孩子。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永斌回首他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多年的历程,长期的农技推广工作使他深深明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最缺什么,他就将这个需求作为工作的方向。
在每个细节中感动,于聆听中爆发掌声。“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关键就在于坚持了群众路线。”市民赵向阳表示,这些先进典型事迹感人、可敬、可亲、可学!
榜样就在身边
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身边的普通人,但他们把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当家人,倾注了一腔热情。”灵台县独店镇党委书记李小云告诉记者,他们的精神可学可行,他们的事迹可亲可敬。
静宁县高界镇镇长张乾龙表示,听了报告后很受触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先进典型为镜,向先进典型学习,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和群众观点,传递为民服务的强大正能量。
5月20日听完报告会后,庄浪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向华显得格外激动:“听完整场报告会,我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先进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他们的为民之心将会让整个社会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正能量!”(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凝聚发展力量
报告团成员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引发听众强烈情感共鸣和思想震动。
5月21日,在华亭县举行的报告会上,该县东华镇东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海魁告诉记者:“正如王安界支书所说的做事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我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村支书,我要时刻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努力在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下工夫,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崆峒区柳湖乡南台村党支部书记于耀,“几位村支书的先进事迹对我很有启发,我要以他们的事迹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
以先进为镜子,以榜样为标杆。“对照先进人物的事迹,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以改进和提高。”听了报告后,泾川县玉都镇党委副书记赵华强说,这些先进人物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让他深刻地领会到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立足本职、无私奉献。”这个宁静的夏天,一个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的热潮,正在平凉大地上涌动不息。
新闻推荐
“甘肃省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征文”评选揭晓平凉市5篇论文获奖名列市州前茅
...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