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保虎
5月15日,泾川县高平镇三十铺村社区文化中心热闹异常,五六张方桌前几位书画家正挥毫泼墨,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这天,由县委办公室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在这里举行。
三十铺村是县委办公室的联系村,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帮扶,这个村栽了1200亩果园,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新修了小康屋、幼儿园,硬化了主干道路……
“这两年群众的日子渐渐好了,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我们在帮扶初期就制订了‘树新风十条\’帮扶计划。”县委办副主任李旭勤告诉记者。今天组织县书协、美协、作协、摄影家协会的十多位文学艺术家来到村上,一方面是想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农村的变化,另一方面想通过送文化进村,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群众的心里,让大家崇尚知识、追求文化、向往文明。
“这字写得真好,挂在家里肯定大气。”如获至宝的村民史润生说,他明天就把字拿到县城裱了,挂到客厅里,教育孩子以后也做个文化人。
“平日呆在机关里,缺少创作素材,时间久了难免会文思枯竭。”县委党校干部、省作协会员信彩琴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既可以亲身感受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为我们创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免费拿到三幅字画的南头组群众尚亚莲告诉记者,她家里去年盖了8间平房,今年准备给儿子结婚,但房子装好后总感觉空荡荡得。她说:“今天这趟算是没有白来,把这些字画带回去挂在墙上就显得很上档次,希望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