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平凉市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持续抓源头、化积案,建机制、强基层,构建起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矛盾纠纷大调处工作平台,健全各级各类调解组织1869个、7628人,分级分层轮训52场次、集中培训18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调解人员综合素质。按照强化市级、夯实县级、巩固乡级、延伸村级思路,实现了职能调解、系统调解、联席调解三调对接。针对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工程建设等矛盾多发问题,搭建起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3个,有力促进了调解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
立足预防抓源头,突出抓苗头、抓化解。完善了县、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督办工作机制,对涉及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拖欠、教产教权等矛盾“地毯式”排查,做到了“底数清楚、责任明确、要求具体”。实行县区排查本区域矛盾纠纷、部门排查本系统矛盾隐患,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排查网络,对于跨县区、跨部门问题,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共同负责解决。
完善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协同的矛盾化解机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协调会议制度,在“双联”村行动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截至11月底,全市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582起,调处成功率99%。深入开展突出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市、县区通过综合施策、攻坚化解信访积案240件,办结率93%。解决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川籍出租车主营运权等一批突出信访问题。
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理念,推行预防在调解前、调解在处置前、处置在上访前“三个之前”工作法,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认真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泾川县“四抓”和庄浪县“333”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法得到省、市肯定和推广。(闫鹏飞)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