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西红柿苗“喝”上营养液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1-12 18: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振

寒冬的郑家沟村,暖阳洒在街道、农宅和大棚上,留下淡淡的影子,宁静而安详。

2014年12月25日,沿着宽阔平整的砂石路,记者来到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蔬菜产业基地,路两边一排排现代化日光温室整齐划一。走进村支书单录民半亩地大的日光温室,眼前一片生机盎然,阳光透过棚膜照射进来,洒在绿意正浓的西红柿秧苗上,一朵朵鲜艳的小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种的西红柿是无土栽培、基质育苗,采用果型靓、口感好的新优品种金骊娜,高产优质。每棚1260个苗子,产量约7000公斤。”单录民乐呵呵地说,今年他种了2棚西红柿,这一棚到2月底就上市了,能收入1.5万元。还有一个棚,能收入1.4万元左右。

单录民一边给西红柿打叉一边说。“西红柿苗子要3天一打叉,3天一点花,不打叉坐不住果,营养就流失了,开到7台花时就要掐尖,不然西红柿长不大。”

“这个水泥池子里装的啥?”听到记者的疑问,单录民解释说:“这里面是‘水\’,也就是营养液,用营养液滴灌可以避免水质和土壤传染病,不生草,栽培出来的西红柿营养全面、生长发育快、产量高。”单录民说,每一垄苗子底下都压了管子,把池子的‘水“抽到垄里,垄里不仅有营养液,还有能够发热保温的玉米秆和用做基肥的鸡粪,这样栽培出来的西红柿长势好、卖价高。

单录民说,这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给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按一茬收入1.5万元来算,两茬下来就收入3万多元,效益也不错。

据了解,在单录民这样的科技种菜大户示范带动下,郑家沟村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村8个村民小组有6个小组种菜,近几年共发展大中拱棚80个,户均蔬菜面积达到1.1亩,蔬菜产业人均收入达到2450元。

随行的汭丰乡党委副书记吴启明介绍说,乡上为促进大棚种植户增收,因势利导,加强日光温室标准化管理,引进了新技术和新优品种,提高了科技含量,并带动发展露地蔬菜2000多亩,蔬菜产业整乡推进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闻推荐

《大云寺地宫密码》将在央视播出

...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红柿苗“喝”上营养液)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