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延伸交通脉络 筑发展致富之路——2014民生实事盘点之交通运输篇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1-08 1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刘亮

关键词

●重大项目建设:天平铁路平凉境内累计完成投资19.23亿元。目前六盘山隧道完成16.56公里,关山隧道完成14.25公里,青林火车站已全部建成,完成总工程量的93%。

平凉工业园区南北路泾河大桥,去年累计完成投资6200万元,于2014年10月18日已建成通车。

●县乡道改造工程:计划实施154公里。截至2014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建成154公里。其中静宁县威戎至仁大公路完成42公里;平凉至泾源至通边至庄浪公路崆峒段完成16.1公里;庄浪段全部建成28.9公里,桥梁、涵洞全部完成;泾川长庆桥至王村燕雷公路建成67公里。

●建制村通畅工程:去年年初计划实施600公里,省交通厅共下达平凉市建制村通畅工程214项1377.8公里,建成966公里,占建设任务的70%。去年年内解决了241个村不通硬化路的问题,通畅率达到75%。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近日,人们坐车路过平凉工业园区,远远就看见一座简洁、美观的大桥,它就是南北路泾河大桥,这座大桥于2014年10月底建成通车。建成后,从兰州方向来工业园区的车辆,不必再途径中心城区,可直接由312国道经大桥到达工业园区。经平定高速公路到312国道的车辆也可直接从平凉东收费站下高速经南北路泾河大桥驶上312国道。大桥的建成大大方便了平凉工业园区泾河两岸的交通,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发展注入了活力。

带来巨大改变的不仅仅是工业园区,泾河两岸的群众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这桥修得及时修得好,我们去河南面方便多了。”四十里铺镇军张村村民张军娃告诉记者。张军娃在十里铺附近的世博伟业家居城从事货运工作,以前他每天上班都要沿着312国道西行十公里左右,再经双桥路泾河大桥去世博伟业,南北路泾河大桥让他的上班之路大大缩短。在工业园区泾河北岸沿路村庄,像张军娃这样的人很多。

除了南北路泾河大桥,一大批国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在2014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天平铁路平凉境内累计完成投资19.23亿元,截至2014年11月底,天平铁路六盘山隧道已完成16.56公里,占全长16.9公里的98%,关山隧道完成14.25公里,占全长15.5公里的92%,青林火车站已建成。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静宁客运南站等交通运输项目已完成大部分建设任务,正在进行部分场站的建设、装饰。平凉至华亭一级公路、战备桥匝道工程、泾河大道东段道路改造、平凉客运枢纽站、平凉快速客运站、平凉市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平凉汽车西站改扩建工程等一批交通运输项目正在进行紧张的前期工作。

县乡道路改造改善通行条件

县乡道路关乎县乡发展和农村延伸命脉,近年来随着使用寿命的增长,平凉市一些县乡道路坑洼难行、严重老化,已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去年平凉市实施完成154公里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大大改变了这些道路的通行条件。

今年36岁的石明贤是泾川县泾明乡枣树洼村民,五年前开始从事县上到长庆桥的县乡客运。提起以前的这段路,石明贤一句玩笑:“别说限速,就是放开叫你跑也跑不起来。”这段路路面坑洼不平、破烂不堪。去年市交通局实施完成了泾川长庆桥至王村燕雷公路改造工程,让这条67公里的县乡道路焕发了新的生命。跑在新改造的路上,石明贤笑着说:就是好。

县乡道路的改造不仅改善了县乡通行条件,对周边环境也带来了不小变化。张耀峰、任靖是崆峒区森林资源管理站的护林员,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沿着崆峒山门至泾源县沿川子一路徒步巡视,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林区。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阴天里车辆泥泞难行,天一晴满路尘土,路边和景区山上的树都土苍苍的。张耀峰说,路修好以后,车也好走了,尘土也没有了,公路周边和景区环境都比以前好多了。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完成154公里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其中静宁县威戎至仁大公路完成42公里;平凉至泾源至通边至庄浪公路崆峒段完成16.1公里;庄浪段全部建成28.9公里,桥梁、涵洞全部完成;泾川长庆桥至王村燕雷公路建成67公里。此外,泾川长庆桥至飞云至高平至黄家铺至太平公路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灵台星火至水晶至黄家咀子公路已完成招标,开始了前期施工。

通村硬化路带动村民发展致富

城子村是崆峒区麻武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庄,毗邻十万沟,山大沟深,通行条件非常差。2013年夏天,记者曾走过麻武乡到城子村的这条路,对这条路的崎岖难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往乡上短短15.4公里的路,开农用车要走上40多分钟。遇到雨天,车辆根本无法行走。2014年12月18日,记者再次赴城子村,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凹凸不平的泥村道变成了4.5米宽的混凝土道路、一排排新建的瓦房和村民活动广场让人眼前一亮。56岁的村民纳进忠世代居住在这个偏远的村子,说起这条通村硬化路,纳进忠难掩激动之情:“这都是市上领导关心得好,陈书记几次到我们村,给我们协调修建了水泥路、‘新农村\’,现在我们村里走乡里的路平整得很”。这条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这些村子的交通条件,还带动了沿线几个村子的发展。据麻武乡副乡长陈小东介绍,城子村至麻武乡通村硬化路途径麻武村、后沟村、石家沟村、城子村,沿线1000多村民多以育苗、养牛为主,这条通村硬化路的建成,对沿线4村产业发展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下一步麻武乡上打算利用这条路,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带动沿途群众增收致富。

2014年年初,平凉市计划修建通村硬化路600公里,实际完成765公里,占计划的127.5%。这些通村硬化路的建成为沿途群众交通出行和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群众一片赞好,静宁县仁大乡海湾村支书刘九珍就是其中一个。海湾村地处静宁南部偏远山区,全村以种植苹果为主要收入,2013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以前村上都是土路,一遇下雨天道路泥泞湿滑,农用车很难开到地头。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加上道路难行,客商很少上门收果,上等的苹果卖不了好价钱。2014年村里修了15.8公里的硬化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村民。一些客商直接把车开到村里,最好的苹果卖到了6.2元/斤,比往年多卖了1元钱。通村硬化路给海湾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刘九珍介绍,初步统计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可达到近万元。通村硬化路修到了田间地头、修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成了真正助民增收的产业路、富民路。

新闻推荐

着力实现优质教育“均衡梦”——2014年民生实事盘点之教育篇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毛富生的悲喜童年2015-01-13 07:48
评论:(延伸交通脉络 筑发展致富之路——2014民生实事盘点之交通运输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