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平凉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3-06 18:4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陈斌)富有陇东民居特色的二层小楼、宽敞平坦的硬化路面、标准化的农村学校、干净整洁的村庄院落……去年以来,平凉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推动新农村由“单项突破”向“综合发展”迈进,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达到了改善条件、美化环境、全面发展的预期效果。

3月5日,记者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全市建成省列“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受益群众2.4万人,全部达到了省上考核验收标准。崇信县、泾川县、崆峒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被省上评为优秀等次,静宁县、灵台县、华亭县、庄浪县被评为良好等次。全市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20.6亿元,抓建市列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7个;市县两级实施新农村建设77个,其中崆峒区21个,泾川县、灵台县各7个,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各3个,静宁县53个;抓建“三清五改”示范村200个,其中崆峒区30个,泾川县28个,灵台县26个,崇信县12个,华亭县20个,庄浪县36个,静宁县48个。至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三清五改”示范村累计达到757个、1112个,覆盖面分别达到51.5%、75.6%。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平凉市突出农民增收,产业培育同步跟进。各示范村立足区位优势,紧盯市场需求,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牛、果、菜、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各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高于所在县区平均水平,其中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到60%以上。

同时,突出共建共享,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各县区坚持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让农民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的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突出因地制宜,区域特色充分彰显。各县区坚持高标准定位和就地改造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打造形成了一批建设机制活、规格高、有特色的精品村庄,一些示范村在排污、供暖、环境保洁、乡村旅游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走在了全市前列。庄浪县南湖镇石峡村、朱店镇董湾村,泾川县党原乡陈坳村等村集中埋设排污管道,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个别村实现了雨污分离,夯实了水厕进户进房的基础条件。灵台县什字镇草脉村依托小城镇建设统一配套供暖设施,西屯乡百草坡村大部分农户铺设了地暖管网,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住宅取暖难的问题。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红河乡田赵村、泾明乡白家村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真正把新农村建成了展示“三农”新变化、新气象的特色“景点”。崆峒区上杨乡下杨村、白庙乡小秦村,华亭县上关乡西庄村、磨坪村、碾子沟村就地因势进行村庄改造,成效明显,富有特色,为贫困乡村建设新农村树立了典型、提供了样板。

与此同时,着眼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各试点单位在狠抓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注重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各县区以交通沿线、重点乡镇和旅游风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环境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泾川“防治结合”遏制违法建筑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平凉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