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海凤曹鹏伟
“这是《新编伦理学》,很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哲学性,很值得看。”
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灵台县什字镇车站旁边的一个小书摊上,卖书人白博仁滔滔不绝地向看客推荐着他的书籍。席地铺着一块篷布,上面整整齐齐地码着各色书籍,这是白铺仁的“露天书屋”。
白博仁是一位街头卖书人,他的“露天书屋”没有固定的场所,往往哪里人多他就会把摊设在那里,一辆三轮车,载着沉甸甸的书,无论是县城街头,或者乡间集市,他载着它们,走街穿巷,他笑称自己是载着“文化”前行的人。
今年44岁的白博仁是什字镇饮马咀村人,因为爱读书,他选择以卖书为业,从1998年至今,算起来已有17个年头。靠卖书养家糊口,供养女儿读书,而书,也不断地滋润着他的内心世界。
傍晚时分,白博仁收了摊,记者来到他位于什字镇南街的一间出租小屋里,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内,除了竹板床、机动车燃油和少量的粮食外,剩下的就是积压的书。而像这样的出租屋白博仁一共承租了三处,分别在灵台县城、泾川县城和什字镇,用来存放书籍,同时也是他临时的家,他的“露天书屋”走到哪里,他便就近在哪个房子居住、取书。
在白仁博的出租屋里,不光桌椅地板,甚至连床铺四周同样摆满了书,他总是把喜欢的书收藏到床边,码得整整齐齐,白博仁笑谈自己的生活是“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白博仁告诉记者:“我喜欢的书总会多买一些,希望能卖给更多的人看,让大伙跟我一起汲取书籍所给予的营养。”
白博仁有这样一个习惯,他无论走到哪儿,每天临睡前都会把白天在书上看到的好的文章做好笔记,在卖书之余抽空发在自己的QQ空间和微博上面。
白博仁从床头拿出一本名叫《爱是峰回路转》的书让记者品评,打开封面才知,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白博仁本人。原来白博仁不但卖书、喜欢读书,自己也写书,这部《爱是峰回路转》是他十年前写成的自传。这些年,空闲之余他也一直坚持写作,写卖书的酸甜苦辣,写读书的心得和感悟,在灵台县文联主办的《灵台文艺》上,曾刊登过一篇叫《卖书者说》的文章,许多人读了这篇文章,在感叹卖书人艰辛生活的同时,也对作者神采飞扬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深为叹服。
虽然白博仁的“小生意”做了多年,但为了让更多的人读书,他始终坚持低价销售,且稍有余钱,他便用来购买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因而他的日子始终清贫。但白博仁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洒脱、富有、充实的:“天冷了我躺在车里边看书边做生意,天气暖和就在马路边席地而坐,书围着我,我守着书,我的心里是宁静而充实的。”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