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她迈着轻捷的步伐,悄然来到人间。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天蓝水碧。
和煦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掺和着微风使人更加感到清爽,光滑的石板桥上也弥漫着新鲜的强烈的泥土气息。
残留在山的那一边的积雪,怀抱琵琶半遮面般,宛如一位含羞的姑娘,用她那明亮的柔情眼眸注视着山这边的一切。那山尖上的一抹新绿啊,我不知道是它带给了春缕缕光彩,还是春赋予了它勃勃生机。还有那一只只衔着虫子的燕子,在被春意肆意晕染过后的山间来回盘旋。
稚气可掬的孩童们,在山下努力地奔跑着,借着风,他们手中的一只只风筝把春姑娘清秀无瑕的脸庞点缀得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陪同的爸爸们哟,则一同坐在刚开了花儿的泡桐树下,在被一朵朵柳絮飘摇出的悠闲恬淡中,谈笑风生。孩子们看着手中的风筝飞上了天,脸上也露出了纯真可人的梨窝。不小心摔倒了?不,是故意的!孩子们并不是为了得到爸爸迎面而来的关心,而是为了想尽情地在这片广阔的绿色海洋中嬉戏,吮吸着淡淡的青草香,这真是给自己的鼻腔来了一次难以忘怀的完美邂逅!软绵绵的青草抚摸着孩子们在阳光照耀下泛起一圈红晕的脸颊,他们那清澈的黑眸啊,在绿意间若隐若现。山顶的风好像很大,风筝似乎在挣脱那拘束着它们的线,也似乎在乘风破浪。
那按捺不住的梧桐叶子,也终于躁动起来,那盘旋于山间的燕子也匆匆飞向了丛林深处。
“春雨贵如油”,不错的,雨丝细细密密地织成一幅珠帘,隔开了喧嚣,也隔开了闹哄哄的尘世。天上的风筝在春雨中飞舞着落地,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散开了。田间耕作的农夫也匆忙收拾了农具,肩扛着锄头,携带着卷得老高的裤脚上沾着的春泥,踏着被春雨打湿的小道,背影在青山绿水中越来越小。
雨沙沙地下着,滴滴雨点打在树叶上,奏出别样的韵律。河边的那间小木屋里,坐着一位孜孜不倦的读书人,虽然年事已高、鬓发花白,可他还是读得那么认真。他起身望向那盆兰花边的玻璃窗,上面弯弯曲曲地爬满了一道道水痕。在他眉语间闪过的,又是一声叹息。他是否想起了那个曾在夜里低唤他名字的温柔声音?我走进那间木屋,不为避雨,只为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老人的书柜上放着几张照片,那张最大的合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张合影挺旧了,上面爬满了一些裂痕,背面有一段手写:
“正午的阳光拂过你的额头,有汗盈盈的结成的珠,如同时光汇流成河,在心灵的土地上流淌。美好的时光呀,多像这三月里的春光,花朵和美味,以及凝结在其中的故事,温暖着我的一生。酸楚的日子里,我回过头来,你都在原地向我招手,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有这样的一段春光,它的名字叫暖,而你,就是我的那段春光。”
雨停了,路灯在街道的转角处放哨,幽幽的光线把黑暗的斗篷凿出了一个亮晶晶的小孔。我看不清楚树叶的颜色,也不知道今夜露珠睡在哪片树叶上。我思索着:那颗滚落的玻璃球是否掉在了石板桥下?那根长长的钓鱼竿又被我遗忘在了哪条小溪边?老榆树并不浓密的叶丛中,是否藏着从我发间散落的那一朵梨花?
蓦然,我听见有“嘚嘚”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
风悄悄趴在耳边告诉我,那是春天正驾着马车在四处奔忙。
我心中的那颗露珠似乎找到了归宿,而照片上的人是那么年轻,哦!还有他身边站着的那个姑娘,就是今年三月我感受到的最暖的一段春光。
新闻推荐
本报7月6日AⅡ04版社区微心愿栏目,以《西固失独老太想要个理疗按摩棒》为题报道了西固幸福小区褚女士想要一个按摩棒的事情。消息见报后,引来不少爱心人士的关注。 7月13日...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