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滩尖子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3年有余,进展遇阻 两“钉子户”拒拆,千户村民难回迁

来源:兰州晨报 2015-10-26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通讯员严文嘉 张乐天 记者范海瑞)滩尖子城中村改造项目,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3年有余,在建房屋近3000套,施工地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但因两户人家迟迟不愿搬迁,破房子像孤岛一样矗在工地,致使千户村民回迁安置受阻。

村民:一家三代挤住急盼搬新居

10月24日上午,在滩尖子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多栋高层住宅楼屹立工地,有部分村民围在工地的一块大坑旁,他们是此次的回迁户。看着身旁林立的高楼,村民们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只要施工进展顺利,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搬进新居,生气的是,由于两户人家迟迟不搬,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工期。村民们所围观的这个大坑的位置,就是这两户人家仍未拆除的平房。

“我们的房屋已经拆了三年多了,一家老小三代人挤着住在一起,大家都盼望着新房尽快盖好,尽早搬进宽敞的房子里去。”“这两家人钉在这个地方不搬,害得两栋住宅楼没办法盖,也不知道我们啥时才能入住?”当天,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其中一位抱着孙子的妇女告诉记者,村里99%的村民签署了拆迁安置协议,大家都认为补偿协议没什么不妥,可就这两户人家一直不离开。

社区:两住户不合理要求难接受

那么,这两户人家为何迟迟不愿搬离呢?记者从雁南街道滩尖子村社区获悉,滩尖子城中村改造按拆一还一政策安置,楼顶的彩钢房、简易房和简易棚、果窖都不计入返还面积,拆一还一计价标准为建房价每平方米3000元,不足部分由拆迁户补齐,安置标准按每人60平方米计算,但是这两家人始终不同意。

其中,姚姓村民要求拆迁返还房屋多出面积按照2005年的拆迁安置标准补交。这一要求不仅滩尖子村社区难以接受,就连已经拆迁了的村民也不同意。另一家吕姓村民则要求社区给自己在原有分配的基础上多分配一套房屋,其要求同样被社区拒绝。因此,这两家人至今未搬迁,尤其是姚姓村民家的老人,甚至在自家楼顶上搭盖了一个简易房,每天晚上“坐守”在房子里。

危情:两拆迁户延误工期埋隐患

“他家有住的有吃的,哪还管别人的生活。”不仅如此,采访中多名村民告诉记者,很多村民的房屋被拆迁后,不仅生活不方便而且没了房租收入,每个人都想着尽早搬迁尽早完工。然而姚姓村民家除了待拆迁的楼房外,还有1栋6层的住宅楼用于自住和出租,所以他家并不着急搬迁,还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阻碍了拆迁安置工程。

姚、吕两家的房屋所在的位置,地处整个改造工程4个区中的D区,其占据的位置将建造两栋住宅楼,共64套房屋。由于降雨和几年的施工,在姚吕两家房屋下方已经积满了污水,为防止临近两栋高层住宅楼地基塌陷,施工方不得不定期对此进行抽水清理,这两家人的行为不仅延误施工工期,更给施工现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两家的做法太自私了,不但影响大家也不利己,实在不应该啊。”采访结束前,村民感叹说。

新闻推荐

首席记者张学江从晚至日下午时许城关区伏龙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学江)从11月13日晚至14日下午2时许,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办辖区的兰山头营村一座小山坡上燃起熊熊大火。据悉,山坡上倾倒的建筑和生活垃圾持续燃烧了约20个小时,最终在挖掘...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滩尖子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3年有余,进展遇阻 两“钉子户”拒拆,千户村民难回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