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泾川讯(记者赵永刚卢姗)12月9日,家住泾川县水畔华城住宅小区的居民王永红欣喜地说:“我们小区已经接通了天然气管道,分户供气阀门也安装上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用上天然气了……”用上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多年来一直是泾川县城居民的夙愿,今年大家终于有盼头了。
一边是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一边是关系民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利用有限财力最大化解决民生问题?
为破解这一困境,泾川县巧借市场之力,撬动社会资本,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建立合作的(PPP)模式,开展政府与企业、社会资本多方互动,助力民生基础工程建设,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为了满足县城居民生活用气、汽车加气及工业企业、餐饮服务业用气需求,泾川县将城区天然气输配工程作为今年的民生重点工程,并利用PPP模式让这一民心工程加快实施。
用“PPP”模式巧解民生难题,是个新命题。为此,泾川县多次外出学习,积极和企业进行多次洽谈,终于使这个项目落地。
“县政府与华天燃气开发公司签订特种经营协议,华天燃气公司承建输配工程并负责后期整体运营,政府监管燃气项目建设及运营安全,政府不仅协调办理建设用地,还拨付了900万元专项债券建设基金。”泾川县重大项目办工作人员多保鑫说,“PPP项目不仅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解决了地方‘无米下锅\’的窘境,同时提高了项目运营效率,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有效流通。”
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9950万元,规划在丰台乡伍冢村修建调压站1座,敷设西气东输二线84号阀室至丰台首站管线600米;在温泉开发区蒋家村建设加气站,敷设高压管线15公里、中压管线38.6公里,建成日加气量3万标方的CNG加气站。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700万元,计划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用,年供气规模可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