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园,十亩田”。
泾川县的农民因为栽植苹果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过上了小康生活。
每年苹果花正开的时候,飞云乡元朝村果农的苹果就已经订下“娃娃亲”,早早让客商预定了。
元朝村党支部书记刘恩儒自豪地说:“我们村的苹果不愁卖,我们村的苹果全县价最高,我的果农收入也最好”。
元朝村的果农收入好,户户收入10万元,他们的生活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康屋,现代化的家电也一应俱全,一个1000多人的小村子,大部分果农家里买上了小轿车。
今年,果农刘小余家里的4亩丰产挂果园收入了8万元,精明能干的刘小余还是村里有名的果品经纪人,“代办”费也收入10万多元。
在泾川县,像元朝村这样的苹果专业村已经达到72个,占到行政村的三分之一。
2014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40万吨,总收入达到1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4200元。
群众要致富,关键靠产业。
地处丝绸古道要冲的泾川,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是优质苹果生产的最佳优生区之一。
发展苹果产业,是天择之地,也顺应群众意愿。
近年来,泾川县立足区域和环境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小苹果长成了大产业。
如今,全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50.4万亩,户均5.3亩,人均1.4亩。建成了7个3万亩乡镇,5个2万亩乡镇,186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形成了南北二塬优质红富士苹果、泾汭河川区优质梨、山区杂果经济林和塬边山台地澳洲青苹四大果品基地。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