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建德莓农泾川创业记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01-12 21: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徐青

1月10日,笔者沿304省道来到城关镇茂林村,只见该村蔬菜园区的路口竖立着一座灯箱广告牌,四面印着“无公害奶油草莓欢迎采摘”的醒目大字,园区中间的水泥路上空,还搭着一条“泾川县城关镇茂林村草莓基地欢迎光临”的条幅。

“奶油草莓是杭州人种的,现在正是草莓采摘的时候。”省道上的村民介绍,靠省道第一排、第二排和园区中间水泥路的温室,就是奶油草莓基地了。

掀开管理房和温棚间的草帘,一股鲜香的暖气扑面而来。进入温室,务作精致的园艺绿意盎然,让人倍感舒心惬意。这时,正在给温棚拉风口的中年男子,用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热情打招呼,“您好,您好,欢迎光临!”

“我们这是无公害的草莓,你可以放心品尝。价格一斤50元。”停下手里的活,中年男子带笔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原来,这位名叫邱志坤的人正是基地的老板。

今年62岁的邱志坤,来自“中国草莓之乡”——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县)。老邱介绍,建德地处“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城市。以前,他和妻子一直在下涯镇的老家种草莓,自己曾干了十几年村干部。

2005年,老邱和妻子开始外出种草莓,第一站是在陕西汉中。两年后,老邱和妻子回到家乡,老邱干了六年村委会主任。在家乡“建德莓农走出去”的政策鼓励下,2013年,老邱夫妇又到延安富县种草莓。可很快,当地的许多农民跟着种了起来。

去年3月,老邱开始到西峰、正宁、环县等地寻找新基地。偶然的一句话,改变了老邱的目光。“考察期间,正宁的一位干部说,‘你去泾川看看吧\’。”老邱突然想起,在延安时,有位泾川客人参观草莓园后,邀请他们来县上发展,还留了手机号。

随后,老邱把泾川及周边区县走了一遍,泾川县有温室的乡镇也跑了个遍。“草莓基地,关键是要交通便利,一定要在马路旁边。”老邱认为,紧靠省道,西王母宫脚下,华亭、崇信、灵台及庆阳人都可能路过的茂林园区,正合自己的“要求”。

去年7月15日,老邱从老家农科所采购的2.5万株草莓苗,通过空运送到了泾川。经过悉心务作,11月中旬,奶油草莓基地正式开园了。“光是每株草莓苗的成本就要3块多钱。”老邱算账说,他共种了5棚奶油草莓,目前已投入了11万多元。

绿油油的叶子下,笔者发现基地的草莓很多都有鸡蛋那么大,有的比鸡蛋还要大。奶油草莓咋长得这么大?老邱笑道:“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草莓,都怀疑是转基因,或是洒了膨大剂的。其实,这是我们建德专门从日本引进的纯天然的草莓品种。”

奶油草莓“颜值”高、味道好,价格也不低。刚开园时,每斤100元,由于来采摘的客人比预期的少,老邱把价格降到了70、80元。“元旦后,我们打出了这个优惠价。” 老邱说,弟弟在张掖,还有亲戚在华池等地种,现在都是每斤70、80元。

“温室的设施不错,草莓长得也挺好。”老邱介绍,基地的采摘期会从目前一直持续到5、6月份,奶油草莓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就是采摘后只能存放2、3天时间,“为保证草莓的新鲜度和质量,想要购买的客人只能自己现场来采摘。”

据介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德市6000多户莓农中,5000多户都外出种植,依托家乡的科研、品牌和技术,他们从最初在北上广、香港和国内外等大城市周边种植,发展到了近年向内地县级城市发展,而他们的收入,达到了亩均3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大教梁社区专干每周“读书半小时”

◇记者童微鑫报讯为了提升社区的优质服务,丰富社区工作人员的书本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广武门街道大教梁社区每周四下午利用30分钟作为“读书半小时”课堂,每次由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主讲读...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德莓农泾川创业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