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李俊君) 1月28日,由院长高世铭带队,省科学院一行满载着春节慰问品,满载着对村民的深情厚谊,先后来到了泾川县太平乡的盘口村、黄场村、焦村,走村进户,调研现状,进行实地走访慰问,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铺“致富路” 架“连心桥”
在黄场村,村民们纷纷向记者讲述省科学院的帮扶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58岁的于成林说:“以前的烂泥路变成了现在的马路,路修了,桥也架起来了,路灯也亮了,果树、核桃树,油牡丹也帮着种上了,现在家门口啥都有了,再不用跑20里路去赶集了,原来牵出去的人,又都想再搬回村里了,真的太感谢科学院,感谢高院长,他们的帮助,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黄场村书记杜辉生告诉记者:去年省科学院聘请陇南核桃技术专家到盘口村、黄场村、焦村三个联系村,开展核桃苗接穗与培训,提供2000株接穗,7万元的核桃苗木费和2000斤玉米种子,省科学院生物所专家还在三个村进行了文冠果、核桃树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给三个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46盏。仅在黄场村就投资20万元建成提灌工程,帮助黄场村建成油用牡丹基地977.8亩,砂化工路6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1公里,搭建钢化大棚20座……最值得一提的是,省科学院帮助修路建桥,被群众誉为“连心桥”“致富路”。
科技扶贫 由“输血”变“造血”
在扶贫联系村,记者见到了省科学院选派的三名年轻优秀的驻村干部,挂职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他们已经融入当地群众中,成为群众深信不疑的科技带头人。经过实地考察走访,听取驻村干部汇报后,高世铭院长对双联村2016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双联村的核桃产业、玉米种植、甜高粱、辣椒等品种选育、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2015年省科学院凭借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扶贫,院所联动,凝练项目,下拨科研经费,在生物技术、自然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等领域提供项目支持,已审批实施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的“太平乡焦村山洪及地质灾害调查规划”项目、生物研究所的“泾川县太平乡甜高粱微生物青贮饲料技术推广”项目及传感所主持的“太平乡盘口村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经费支持32万元,通过项目促进双联村科学发展。由“输”血变“造血”,***,促进双联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择校热门地区要采取多校划片 热点小学、初中将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商报讯(记者郭涛)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昨日,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相关通知,对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