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胥富春
他曾是一名侦察兵,多年来先后在军内、外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发表新闻、摄影、文学作品上千篇。一个自称“二杆子”的灵台人王彬,以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已出版个人诗歌作品集《曼妙尘缘》(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青草茵茵》(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多篇作品散见于《诗刊》、《诗神》、《飞天》、《甘肃文艺》等文学期刊,现为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平凉在兰同乡联谊会副会长。现供职于甘肃日报报业集团。
出身贫寒人穷志坚
1969年农历三月,王彬出生在灵台县朝那镇一个世代耕种、一贫如洗的农民家庭,当时一家6口人挤在惟一的一孔阴冷、潮湿的窑洞里,生活在风雨飘摇、饥寒交迫之中。
王彬的小学时代一方面是风光无限,另一方面是苦不堪言。所谓的风光无限,是指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所谓的苦不堪言,则是指困扰他的学费总让他刻骨铭心。因为每学期1元5角的学费,父亲总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他没有钱买铅笔和作业本,经常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
正是这种窘迫的生活,激发了王彬发奋学习、出人头地的决心和锐气。他立志要成为一位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将军,保家卫国、浴血疆场。或者成为一名豪气干云、出口成章的作家,游历名山大川,歌颂美好事物。他不仅熟读唐诗三百首,也背诵当代作家的散文,古为今用,兼收并取,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赞扬,在全级朗诵、传阅。
1988年,在语文老师贾耀东的推荐下,王彬的诗歌作品《一朵诗蕾》参加了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文艺创作大赛,获得了诗歌类二等奖。这是一个里程碑,决定了王彬诗意人生的走向。
投笔从戎淬火锤炼
1989年4月,王彬应征入伍,来到了张掖,向将军之梦迈开了第一步。
王彬先天营养不良,可是一旦吃饱了肚子之后,竟然“长势喜人”,突飞猛进,身高、体重陡增,军事科目优秀,成为全师“百名优秀新战士”之一,并成为被选拔到战功赫赫的侦察连的24名新战士之一。
侦察兵是特殊兵种,其训练科目的数量、难度和强度都远远地超过了步兵。拳击、散打、擒拿、格斗、攀登、武装泅渡等等,都是其他部队没有的。5公里武装越野是最耗费体力的,可是最多的一个晚上,竟然有7次紧急集合,7次5公里越野,这简直是在挑战生命极限。王彬的强项是射击和投弹,卧姿瞄准枪杆子前端挂上三块砖头,一口气要举枪1个小时,汗水流进眼睛,靶子变得模糊。一箱手榴弹每人1颗,剩下的全是他的。别人投掷1颗,他投掷11颗,右臂韧带、肌肉一次又一次被反复拉伤,没法用筷子夹菜,每次吃饭只能拿筷子插上几个馒头对付一下。战术训练都是在戈壁荒滩上进行的,那里的石头棱角分明,犹如尖刀,虽然佩戴了护肘、护膝,仍然经常遍体鳞伤。
艰苦的训练间隙,王彬偶尔写点消息,报道部队的工作。部队首长慧眼识珠,于是他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从连队、营部,到师司令部报道员。王彬不免自嘲:左手拿着枪杆子,右手握着笔杆子,王彬就是“二杆子”。
可是,因为种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他的将军梦很快破灭了,只留下隐隐隆起的将军肚和一地梦的碎片。
解甲归田文采彰显
不管生活给了他多大的艰难困苦,王彬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尽管收获微薄,他仍笔耕不辍。
王彬擅长写爱情诗歌。虽然他的爱情并不美好,但是他真实地描摹了初恋的含蓄、羞涩,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热恋情境,定格了柔肠寸断的悲壮与伤感。这些作品或温存如水,或诗中冷艳绝伦的人物,瞬间变得鲜活生动、光彩夺目、妩媚动人、刻骨铭心。如诗中所写:“我热烈地注视/挥洒无限的倾慕/在离愁别恨充斥的瞬间/心的碎片喀嚓作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无限接近孤独/接近疼痛/接近生活原形”(《春燕》)。
省政府原秘书长、省长助理程正明在王彬的《曼妙尘缘》序言中写道:王彬也写亲情,但是这个厚重的题材总让他望而生畏、讳莫如深,频频执笔,屡屡放弃,生怕稚嫩的文笔,写不好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他写敬爱的父亲:“父亲不会哭泣/父亲甚至不会叹息/父亲始终微笑地/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放纵着雷霆万钧的鼾声/将村庄的夜晚擦亮/把母亲的唠叨叫响/父亲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如同一首流行的情歌/被麦芒激活/让布谷和知了搭档/在流光溢彩的田野上/纵情合唱”(《至亲,我的父亲》)。他写可爱的女儿:“你是我生平/最伟大的一首诗作/坐在我慈祥的爱抚里/所有平平仄仄的岁月/骤然倾斜”(《女儿》)。
快马加鞭任重道远
王彬的另一类诗是写生活的,比如《怀念一头毛驴》,写一头毛驴从小到老,最后离开的过程,一头毛驴对一家农民来说,可以说劳苦功高,作者用一系列的细节写了毛驴在他家里劳作的情形,以及和他的感情之深,诗的末尾这样写道:“我对你无限的怀念/眼泪一样流下了我的脸”。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牛庆国这样评价王彬:我多次写过我家的毛驴,但王彬的这头“毛驴”还是让我感动了。在我读诗的阅历中,我最喜欢有生活质感的诗,当然生活并不只是指农民的生活、或工人的生活,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我反对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诗,虽然,这样的诗还在中国当下的诗坛大行其道,但我真的不喜欢,而且我相信这样的诗除了作者的孤芳自赏和小圈子的刻意吹捧,不会有更多的读者,我希望王彬能够坚持从真情实感出发,从自己的真切体验出发去写作,这样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
王彬还有一些写人生感悟的诗,比如《兰州麻雀的春天》中的“一颗星星戳穿了我的隐私/我的沉醉只与青草茵茵有关”,《风云际会》中:“风的心事天空知道/是风自己走漏了风声”……这些漂亮句子可看成是他作品中的“诗眼”。
王彬是一位有才情的作者,时不时冒出的精彩之句,有时可以说不可多得。如果王彬在诗歌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我想他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衷心祝愿王彬能在诗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