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玉成
柳娜郭海凤
灵台县独店镇马家楞村,长寿老人不少,80岁以上21人,90岁以上4人,这些老人身体健康,年过九旬还能在田间劳作。他们的长寿秘诀到底是什么?
盛夏时节,走进马家楞村,只见茂密的绿树环抱着村庄,树上群鸟栖息,百鸟鸣唱,村庄里200多户人家房舍就点缀在绿树之间的空隙里,风景如画。进入三伏天,其他的地方早已酷热难耐,而马家楞村却浓荫蔽天,凉爽宜人。
“我这么老了,你们还来看我,真是很高兴!”在村里,记者见到94岁的朱翠香老人,精神健旺地坐在屋门口招呼前来的客人们。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背,一口牙齿都已经掉了,但说话仍然吐字清晰,明白晓畅。她指着屋门口的院子说,“每天还要扫一遍地,还喂鸡、烧炕。”
儿媳柳淑红说,婆婆作息规律。晚上9点左右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完早饭后,婆婆会站起来围着屋子走动,或者来到门外平坦的路面上,慢走十来分钟。
柳淑红还说,至于午饭和晚饭,婆婆喜欢吃的东西很多,比如土豆、茄子、面条、饺子。“两顿饭中间,瓜果不断。”柳淑红告诉记者,相比其他老年人,婆婆胃口好。“婆婆为啥长寿,我觉得一个是村里空气特别好。你看一进村子,全是密密的树,占了5000多亩,喝的也是深井水。再一个主要是婆婆性子凉,不容易激动,有啥事不太往深里想,不钻牛角尖,活得简单。”
“奇怪呢,我们这里老人长寿,身体还都不错。”柳淑红介绍,村口住着的冯生华老人,今年也估摸着九十四五了,每天和村民下棋,还爱找活干,自家活干完了,见村里的小路哪块不平整还要拿铁锨平整平整,精神头足的很。
不凑巧,记者去冯生华老人家拜访,却见大门紧锁,邻居说,冯老一大早就去县城里,说是有人请他下饭馆呢。
冯生华老人的邻居告诉记者:冯老善良、热心、脾气好、爱劳动。尽管晚辈们都很孝顺,不让他操劳,但老人还是忍不住帮着做家务。
当记者问到冯老有什么长寿秘诀时,邻居说,“吃鸡蛋算不算?”他介绍,冯生华每天早上吃两个水煮鸡蛋,甚至是三个。鸡蛋都是自家养的鸡生的,营养丰富。
在一间老式民居前,92岁的罗彩霞老人正在择菜,只见她动作娴熟、眼明手快,不一会儿工夫就把一大把韭菜摘好了,招呼着家人出来往屋里拿。
“干干活,和老汉老婆们拉拉话,这是我最爱的事。”罗彩霞老人说,儿子出去打工了,能挣下钱,家里日子过得去,儿媳很孝顺,把她当亲妈一样伺候。
“家里没啥事,我们不用操啥心。”罗彩霞老人晚上早早就洗洗睡觉了,早上天刚亮就起床。“老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然规律,过着最原始、最简朴的农耕生活。这大概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之一。”村支书马君民说。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睦的家庭和邻里关系外,老人们还有最重要的长寿秘诀——知足常乐。“我觉得能吃上、能喝上,家里人都身体好,就高兴的很,干啥都有精神。我儿子一过年给我不少钱呢,我花不完的,存下来给孙子发年钱,孙子也不小气,给我买这买那的。你说,这么美的日子还有啥愁的呢,我就一个任务,好好活!”朱翠香老人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