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柳娜
昨日,记者采访了参加政协平凉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灵台县文化馆副馆长边晓蓉,谈到当天上午聆听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报告涵盖了平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是一份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现场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也很激动,多次鼓掌。”
采访中,边晓蓉讲述了此次参会的感想,并耐心介绍了提交提案的情况。她说:“这次会议既重大又和谐,大家畅所欲言,谈平凉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团结、民主的氛围非常强烈。”谈到此次她拿出的提案,边晓蓉说,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精神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她提案的内容是推进法制进校园,增强学生维权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日趋增多,其中在校学生犯罪尤为突出,此类犯罪不但给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引起高度重视。”边晓蓉说。“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并未真正得到重视。虽然中小学基本上都开设了《思想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也涉及了法制教育的常识和内容,但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师资和课程更是两大软肋。究其原因,法制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一项基础性、常态化的教育工作。”
边晓蓉认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开展普法活动。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在关注教育事业之外,身为国家三级美术师的边晓蓉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当中。边晓蓉爱极了绘画,爱极了自然。“走到自然界里,那一花一叶都那么有神有韵,流水清澈,或奔腾喧滞于山谷,或潺潺细语于石间。每当清晨,水上升腾起如云似雾的烟霭时,整个大自然是那么生机勃发,那么美妙而不可言状。”看她画的工笔画,你会觉一片清清亮亮,好像一步跨入了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之中。
在坚持书画创作的同时,边晓蓉更注重绘画艺术的推陈出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市场上的工艺展品,于是突发奇想,便有了让工笔画从画纸上转化到画布上的奇思妙想。她创造了用各种绸缎来表现绘画语言的方式——堆贴画,她的想法得到了文化部门领导的支持,并帮她组建了“灵台堆贴画”创新研发小组。通过一个时期的创作、研究、制作,成功推出了一整套仕女图和一系列吉祥图案的堆贴画作品。作品代表县委、县政府参加了文博会、兰洽会、陇右非物质文化艺术展、全市工艺品大赛,并获得全市刺绣类二等奖。
翻开她的履历,一个个殊荣展现在眼前:“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工者”、“平凉市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这是她的努力带给她最真实的回报。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