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X”来评判正误,采用等级制量分。这种方法用久了就会枯燥无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也随之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而且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巧用评语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就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我就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其他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提示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评语此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班上一位学习较差的同学小林,他的作业本上很难看到A,每天被老师追着改错。一次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评语:你看这次的作业列式全都对了,你真棒,如果在计算上能够认真一些,你也能写出优秀的作业,相信自己,你一定行!没想到,短短几句话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第二天,他捧着一份干净、整洁的作业拿给我看,我又趁热打铁地激励他。从此后,他的作业有很大的变化,对数学的学习也表现出来很浓的兴趣。是的,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作业质量差的学生,相反,应尽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大量实验证明,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希望,从而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