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民
一个青年农民靠着自己的诚信和勤劳,开饭店、办企业……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企业家梦想。他叫于丙乾,是甘肃省灵台县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寻梦:从学厨师开始
1996年,14岁的于丙乾,由于家庭贫困和生活所迫,只身前往北京打工闯荡。最初在北京闯荡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个月仅有300元收入的他,跟许多打工者一样,租住在郊区大杂院又小又阴冷的小屋子里。为学厨师,他每天重复地洗菜、切菜、配菜、炒菜,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没有休息日,能坐下来很逍遥地吃一顿饭成了他的奢望。就是学艺的这段日子,磨练了他的意志,他也学到了真本事。4年后,学成手艺的他返回家乡,被灵台县朝那镇一家饭店聘为厨师,开始了他寻梦的征程。
织梦:开办属于自己的饭店
彻底摆脱贫困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他知道,要圆梦,就得开办属于自己的饭店。2008年,靠着东挪西借凑来的几千元本钱,于丙乾在朝那镇开办了“香满楼”饭店,第一个月下来,营业额近万元,这让他初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那一年,他的饭店营业收入20多万元,净利润10万元,为他积聚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当了4年老板,于丙乾想法更多了,他又把目光盯上了更广阔的天地,喜滋滋地又在平凉城区开了一家火锅店,谁知经营不善,不到半年,火锅店就关门了。不但血本无归,还亏了60多万元,花钱买来一个沉痛的教训。
火锅店赔钱后,于丙乾转换创业思路,涉足工程建设行业,开始承揽建筑工程,干了2年,总算又积累起了一些资本,便又谋划着创办食品加工厂。
追梦:建办“陇香”食品厂
建办“陇香”食品厂初期,于丙乾将自己多年的全部积蓄,以及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筹集的资金,全用于企业前期建设。借助以前积累的创业经验,“陇香”食品厂很快步入正轨,发展很快,现已成为当地最大规模的食用品加工、销售企业。整个食品厂占地5000多平方米,用五谷粮食酿造的纯粮醋,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胡麻、菜籽压榨成的食用油,绿色环保,年产食用醋300吨、食用油100吨,产值达300多万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带动当地农民近百人就业、创业。
圆梦:让“陇香”食品香溢陇原
生产和销售永远是企业赖以发展的两驾马车。面对传统的、单一的销售渠道存在巨大市场风险的现实,于丙乾主动出击,与全国多个城市的数百家大小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合作协议,还在深圳市食品交易中心建起了销售网点。
互联网时代的二维码被称为农产品的“身份证”。“陇香”食品2015年引进“农产品生产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对自主生产的纯粮食醋、胡麻油、菜籽油等食用品,从收购、加工、压榨、装置封口到销售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带着二维码的“陇香”食品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受到顾客的青睐。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于丙乾又想着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在搭建“陇香”食品电商平台。
“只要肯拼肯干,在农村也能创业,也能活出精彩人生!”提及未来,于丙乾显得自信而坚定。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