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红梅
站在灵台县龙门乡枣子川村的塬头俯瞰,枣子川村就像大山深处一幅美丽的画。达溪河蜿蜒流过,灵动秀美,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小康屋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路通向各家门口,新修的休闲广场气派美观,广场中间的亭子显得清雅别致……
刚进村口,记者碰到了开着农用三轮车赶集回来的李生华,他告诉记者:“民乐走枣子川的道路原先坡陡弯急、睛通雨阻,如今路硬化了,开上三轮车15分钟就到龙门街道了。”来到他的家中,崭新的小康屋住宅成“T”字型排列,屋内的家具时尚美观。他原先住着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3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因年代久远,天上一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当得知村上修建小康屋的消息时,他贷了5万元“双联”贷款,第一个报名参建。“新房子修起来了,路硬化到家门口了,自来水入户了,我们的生活变样了。”李生华娓娓说着自家生活的变化。
李生华口中的变化缘于双联行动,枣子川村被确定为灵台县委书记刘凯和县政府办公室的联系点。针对枣子川村出行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的实际,县政府办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累计实施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梯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原先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如今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乡亲们走上了水过面桥,趟着河水去耕作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在家门口建起了村卫生所和学校,看病买药和孩子上学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村支部书记张剑锋滔滔不绝地说着村上的变化。
据他介绍,自“双联”行动以来,全村累计完成投资2460万元,新建文明生态家园21户,实施“五改三建”52户,安装路灯23盏,栽植绿化苗木3万株。建成村文化广场2处3200平方米,配套安装体育器材10台(件)。硬化民乐至枣子川村道1条6公里、村内道路3条1.9公里,新修水平梯田3000亩,建成水过面桥3座,新建人饮工程1处。改建村小学平房9间,新建8间,配套操场、围墙、厕所灯附属工程。新建村部办公用房10间,配套建成村卫生所、农家书屋、便民超市等用房8间。列项改造农电线路2.8公里,彻底解决了供电不正常的问题。
政府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枣子川的村情实际提出了“川地玉米、山地核桃、户内养牛”的产业发展思路,全村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800亩,栽植核桃1200亩,改扩建肉牛养殖小区1处,维修改建温棚牛舍23间,全村牛存栏达到268头。
“基础设施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变样了;富民产业发展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哩!”张剑锋如此说。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