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海凤曹鹏伟
冬日的灵台县什字镇草脉村,和煦的阳光洒满村庄,错落有致的小康屋,广场上玩耍的孩子,石桌上打牌的老人,构成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图。
草脉村位于省列小城镇示范镇什字镇南端,依托地处镇郊的优势,规划修建商住型和居家型两种户型的小康屋176户,统一配套了水、电、硬化路、宽带网、有线电视,铺设了地暖管道,并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其中,每家每户都修建了化粪池,统一埋设了排水排污管道,对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排放。规划科学、建设合理的新村让村民王贵林住得十分舒心,他觉得这样的新村既干净舒适,又符合农村的特点。
草脉村正是灵台县近年抓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灵台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批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改观。
为了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问题,县、乡、村采取整合支农资金,压缩专项支出等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县每年列支200万元作为示范点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期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该县还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改路、改水、改房、改厨、改厕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改”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独店镇姚李村就是众多的受益村之一,用村民王元秀的话说:“我们住上了新屋,出门有广场,天黑了有太阳能路灯照亮,垃圾能集中收集,污水集中排放,这日子比城里美多了!”
“美丽乡村需要的不单是漂亮的外表,它还包括充实的内容,住新房子、揣红票子,这才是富庶农家的生活。”灵台县农工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灵台县将产业培育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村情实际,积极发展增收产业。
一项项富民产业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百里乡古城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启用并改扩建兴发养殖场,带动全村牛存栏量达到300头以上;中台镇水泉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田园观赏、瓜果蔬菜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
据了解,全县共在95个示范村新建文明生态家园3736户,实施“三清五改”4481户,抓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