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发强张霞
实习生马乾泷
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午,灵台县什字镇的大街小巷更是随处可见火红的灯笼和喜庆的福字,熙熙攘攘的村民穿梭其中,置办着年货,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热闹又喜庆。
青岗铺村村民李文孝从集市上出来后,走进了同村张小丽的淘宝服务站。“我想买辆老年代步车,县城店里的款式没看上,价格还贵一点,不知道网上啥情况。”看着电脑显示屏上弹出的各种款式的老年代步车,李文孝开心地挑选着。“车子样子多,价格比商场里还便宜。”
往年,李文孝大多会选择去镇上或县上的集贸市场、超市购置年货,而今年他尝试着“网上赶集”。
“网上啥都有,需要什么家门口就能买到,还能送货上门。”李文孝欢喜地给大伙儿展示起了他网上代购的年货,糖果、食用油、孙子的衣服,还有一辆三轮车。正说话间,村民李生冒走进来接过话茬:“我半个月前,让小丽帮着在网上买了个卡片相机,才840元,用着很好,春节还准备拍全家福呢!”
选择在网上置办年货,如今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新时尚。每天来张小丽服务站网购的村民络绎不绝。就在记者与张小丽攀谈之际,村民于锋杰来到服务站取走了刚刚到货的饮料、灯笼、电视接收器和几件衣服。“这些年货往年都是集市上买的,没想到在网上买,会这么方便还便宜。”
“最近几天,来服务站代购年货的人很多。”张小丽说,开业一个月来,店里的订单就高达7万余份。
服务站的另一负责人余文昌介绍,站里的业务,除了帮助乡亲们从淘宝上代买居家用品、卖些村里的土特产外,还代发快递、缴纳水电费、预定车票。
对网络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接受,从买到卖,青岗铺村的群众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同时也开启了他们“互联网+”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