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度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发展共识,营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市人社局、平凉日报社从今日起开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栏目,全面展示平凉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验、亮点和成效,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王富强
3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的灵台店子现代畜禽繁育基地,看见整个院落干净整洁,娇小可爱的鸡仔专注啄食,对我们的到来似乎“视而不见”。
这家繁育基地的主人名叫李金钢,今年40出头,身材略显瘦小的他早在1996年,高考落榜后就选择南下创业,这期间,他到广州的一些小型企业打工,一干就是3年。“到外面总感觉不踏实,也挣不了多少钱。”1999年底,李金钢回到了老家,在灵台县什字镇街道开了一家服装店。出于自己对古玩的喜好,他同时在镇上也开了一家古玩店。2006年初,他利用打工、开店的积蓄承包了什字镇曹家老庄的一处山头,搞起了畜禽养殖,至今已在畜禽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
“那几年养过羊,也养过牛,尤其是养猪,几乎把所有积蓄都亏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李金钢说。
2013年初,李金钢发现,当地的农村人都有养鸡的传统,觉得养鸡仔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有着潜在的市场效益。于是,他贷了15万元,尝试着在承包的山头上开始养鸡仔。第一次,他购进了3000只鸡苗,按时搞好防疫,1个月出售后,令他喜出望外的是,一只鸡仔竟然能赚4到5元钱!
随着养殖鸡仔的技术逐渐成熟,加之有了销路,2015年底,在西屯镇和店子村的协助下,李金钢租赁了店子村的废旧小学,投资50万元对其进行了翻修和改造,建成了灵台店子现代畜禽繁育基地。
“今年正月十六投放了2万只鸡苗,每月投放3至5万只,一直循环养殖到7月份,鸡苗养到1个月就能出售,每只按赚3元钱算,一个月能挣9万元,除去工人工资和其他杂费开支2万元,一个月净赚7万元应该不成问题。”李金钢对养鸡充满信心。
随同记者采访的西屯镇党委副书记巩鹏说,为了鼓励发展多元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镇上为该养殖基地流转了3亩地,用于扩建,并积极协调了畜禽养殖防疫项目。“3亩地可扩建1500平方米鸡舍,一年能多产出30万鸡仔。”李金钢补充道。
已有三年养殖鸡仔经验的李金钢打算把养鸡做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种鸡厂——孵化厂——饲料加工厂——脱温鸡苗厂——散养鸡厂,最后生产出的土鸡蛋和土鸡通过农村电商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说话间,李金钢的手机响个不停,电话里咨询订购鸡仔的情况,有县内的养殖户,也有泾川、崇信的大养殖户。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