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灵台新闻 > 正文

干槐树下俩“雷锋”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5-09 17: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曹鹏伟

王富强

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家住灵台县邵寨镇干槐树村干槐树社的王长善把家里简单安顿了下,拉起载水罐的架子车,从自家水龙头引水,待灌满之后,他弓起背,拉着“吱咛”着的架子车拐上了村道。几分钟后,“水车”拐进了五保户王有余的家,一进门,王长善顾不上喝王有余熬的“罐罐茶”,就从案板下拽出了两只铁桶,灌满自来水。

干槐树村因一棵千年大古槐而得名,村上的“王氏兄弟”不是一家人,却亲如兄弟,在邻里之间传为佳话。

2003年夏,61岁的王长善与65岁的王有余骑自行车去陕西省乾县赶场割麦。坡道行驶时,王有余摔倒在地,小腿骨折。王长善找来一辆车,路费180元,王有余钱不够,王长善凑够钱送王有余回家,并伺候他一个多月,直到王有余能下地走路。从此,两人关系更“铁”了。

王长善说,王有余小时候不小心从崖面上跌落,落下了终生残疾。但王有余是个热心人,手巧,会做很多事,在村子里有很好的名声,是个活雷锋。邻家老人头发长了,喊一声,王有余手底下利索,一会儿就理好了;有人家需要编筐子,王有余二话不说,不出几天就把藤条筐子给送上门去;至于维修坏了的农具,更不在话下,几十年下来,修过多少,王有余也不记得有多少了。

“有余身残志坚,是个厚道人,虽然生活很不容易,但给人帮忙从来不收钱,我打心里佩服他!”10多年来,王长善一年四季将王有余的生活挂在心上,他每隔一两天都要去王有余家,关心他的生活,甚至将王有余的吃水问题全部“包干”。夏天,他将自家水龙头的水装进架子车,拉进王有余家,又一桶一桶灌进水瓮;冬天自家的水龙头冻住了,他就去村上的供水站拉水;自己赶集时候,总不忘带些新鲜蔬菜、日用品给王有余。

“去年8月连阴雨,长善连续给我送了十多天热馒头和蔬菜……”王有余一件件都记在心里:“长善对我的好几句话说不完,三天两头过来看我,问我缺啥要啥,我心里感激得很”

“雷锋”助“雷锋”,在乡间传开了。一些邻居也加入了进来,不时给王有余送些吃喝的东西。同村的王德俊说:“有余和长善都是乐于助人的人,作为邻居,我们也很受感动,大家都学着呢。”

“有时到街上赶集时,路上碰见本村村民,开车或者骑车的人都会把我载上一程。”王有余说,他很感激村里的邻居们。

新闻推荐

月日灵台县中台镇杨村村菜农正为乳瓜绕蔓今年该县全面

...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干槐树下俩“雷锋”)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