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灵台新闻 > 正文

开拓新产业 当好领头雁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7-31 17:4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曹鹏伟王富强

进入七月的寺沟村,能看见干净的村社民居、平整的硬化道路、葱郁的苗圃和连片的菜棚,幸福的生活照亮了村民的笑脸。

地处大山深处的灵台县新开乡寺沟村,全村3000亩耕地以山台地居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村子经济严重落后周边乡村。如今的寺沟,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控制在4%,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1元,这一切的变化与村支书仇继红密不可分。

1987年,仇继红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1996年,他去了山西煤矿,打了4年工。2000年,见过“势面”的仇继红果断回到了村子,当起了合作社社长。

“那些年出去打工,很苦很累,也没赚着什么钱。”仇继红说:“勤劳和致富之间,还需要一些思考和门路。”几年的摸爬滚打虽然没有让仇继红发家致富,但带给了他弥足珍贵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我们村位于川区,寺沟河南北横贯全村,这个区位优势很好。”2007年,仇继红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一次性拿出全家积蓄,种植了20亩侧柏、油松、核桃树苗。家人的强烈反对和沉重的负债让他身心俱疲,但他紧咬牙关:“有时候距离成功只是一口气的事”。

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换来了仇继红的“第一桶金”。2010年初,苗贩上门收购他的苗子,所有苗木出圃后净收入53万元,利润达30多万元。

仇继红没有安于现状,他又一次借贷50多万元,修建了供水渠道,将苗圃面积扩大到100多亩,种植了樟子松、白皮松等名贵树种。

2010年,仇继红作为村上的致富能人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肩上的责任陡然重了起来。如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成了仇继红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他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及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征集群众意见,组织干部群众去外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寻找发展路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立足于地处川道、背靠河流、川地平整、农民具有种菜经验等优势,他决定带领村民从种菜和育苗入手。

2010年夏季,仇继红带领村班子成员,上门入户,动员群众,流转土地30亩,自筹资金10.6万元,搭建蔬菜大棚52座,配套引水灌溉设施,23户群众率先开始了大棚蔬菜种植,第二年,每个大棚收入就达到了3000元,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一下子有了认识。

2012年,由于市场动荡,大棚生产的辣椒滞销,蔬菜种植严重亏本,多数菜农失去了信心,有人要求拆棚种粮、退菜还田。

眼见辛勤培育的蔬菜产业濒临危机,仇继红又一次走东家串西家,苦口婆心地劝说群众,筹资20多万元,流转土地,扩建大棚50座,为了消除疑虑,他率先承包80座菜棚,带领群众度过难关。

“多亏了继红,我家的日子才有了眉眼。”大湾社贫困户赵守录家有5口人,儿子儿媳没有固定工作,夫妻两人都已经60多岁,妻子常年患病,一家人没个固定收入来源。去年,仇继红为赵守录协调落实***专项贷款5万元,并联系购买母羊23只,帮助他发展养殖业。

村有苗圃、菜棚,户有,在仇继红的带领下,寺沟村在致富路上发力冲刺。

新闻推荐

甘肃灵台: 启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终“大考”

过去的一年,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怎么样?“一把手”有没有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一岗双责有没有落实到位?在近期开展的全县2015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开拓新产业 当好领头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