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陇商大会现场。本报记者 范海瑞 摄
本报讯(记者范海瑞)7月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余陇商代表齐聚兰州,参加2015世界陇商大会,这是甘肃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陇商精英聚会,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陇商首次聚首,大会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凝聚世界陇商力量、促进甘肃经济发展”为主题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时机,汇聚海内外陇商精英,一起共话乡情,并为家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出资出力。
甘肃省副省长李荣灿在致辞中说,“十二五”以来,甘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在加快国家向西开放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战略的推进下,甘肃迎来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机遇,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后发优势日益明显、开放平台逐步完善、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李荣灿表示,全球陇商回家投资兴业正逢其时,甘肃的发展需要陇商的参与,希望全球陇商以本次陇商大会的召开为契机,在家乡多做贡献、发现新商机、投资新陇原,共同携手创造美好新甘肃。
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在大会上表示,希望各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希望陇商联合会和各地甘肃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宣传兰州、推介兰州,为兰州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兰州将秉承亲商、重商、富商、安商的理念,尽心竭力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让兰州成为创业的福地,成为向西发展的起点。
陇商观点
北京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命门
段永基在发言中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无论多大的企业,都是经济生态中的一个小细胞,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第二,互联网技术正在引领人们进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叫“共享经济形态”,例如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分时度假”、“短期租房”、“专车服务”、“Uber”、“滴滴打车”等,既然财产可以共享,那么智慧、资源为何不能共享呢?在中国,陇商企业也应当超前布局,积极推进企业联合,聚集智慧,聚集资源,聚集优势,携手并肩,实现快速共同发展。第三,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命门,什么是创新?段永基个人认为,一是要有冒险精神,二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三要有拼命工作的干劲。在企业发展的崎岖道路上,我们必须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直至成功。
鸿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尔吉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焦鸿: 抓机遇打造丝路特色国际旅游产品
焦鸿表示,近十多年来,甘肃的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兰州市,如今到处是高楼林立,城市似锦,近几年,兰州的空气一天比一天清新。焦鸿认为,“一带一路”对于家乡甘肃有深远的意义,沿线国家合作重点提出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国际精品旅游产品,这对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有很大的机会,陇商要抓住机遇。
广东省甘肃商会会长李震霄:互联网给了甘肃一次机遇
李震霄认为,陇商这个群体,最值得炫耀的不是财富,而是思想。在经济新常态下,联合是大势所趋,发展要同心协力,各地甘肃商会是增进乡情友谊的纽带,是资源共享的载体,各地商会将一如既往发挥绵薄之力,加快家乡的建设。
李震霄认为,甘肃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中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联网给了甘肃一次机遇,今天是数据在哪里,将来的GDP就留在那里,我们要珍惜机会,诚信互助,抱团发展。
奇正藏药集团董事长雷菊芳:甘肃将成为食疗药疗基地
雷菊芳认为,受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的限制,干旱、贫瘠、低产,曾经是甘肃农业的魔咒,但今天,没有污染的干净土地、空气等已经是一种资源,奇正的高原寒凉作物将成为三高人群的功能性食品。甘肃这个名列前茅的药材之乡,会成为食疗、药疗的基地,发现中国好食材的活动将从甘肃启程,走向全国。
新疆大湾房产集团董事长、新疆甘肃商会会长李金昌:号召外出打工者积极回乡创业
李金昌在大会上呼吁,陇商要借助自己所在国家与区域的科技、管理等优势,特别是发挥各自积累的资金优势,为发展甘肃经济,彻底改变甘肃,特别是广大农村面貌而努力。
李金昌建议,家乡要改变依靠劳务输出实现脱贫致富的导向,凭借勤劳肯吃苦的品牌劳动力优势,号召外出打工者尽快接受高科技学习新技术,树立积极的回乡创业新观念,挖掘开发甘肃所有的资源潜力,把已形成的定西马铃薯、陇南橄榄油、陇西中药材、平凉金果、天水白银靖远的高原蔬菜、河西大粮仓等特色品牌产业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 范海瑞
新闻推荐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本报首席记者 董开炜 摄 本报讯(记者宋鹤莉)7月13日,国家旅游局在其官网上公示了15家最新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甘肃省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名列其中,这...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