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平凉新闻 > 正文

本报平凉讯特派记者梁峡林陇东旅游景区如何打出牌子留

来源:兰州晨报 2015-08-25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平凉讯(特派记者梁峡林)“陇东旅游景区如何打出牌子留住客人”,“甘肃特色农产品如何搭上‘一带一路\’快车”……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论坛在风景秀丽的平凉市崆峒山下举行,来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平凉市政府及各部门领导面对面坐而论道,提出了“景区发展不能只是一味地盯着门票收入”等好建议。

景区发展不能只是一味地盯着门票收入

论坛一开始,平凉市旅游局局长蒙银奎抛出第一个问题:“包括崆峒山在内的许多景区客人早来晚走,过夜游客十分少,门票收入有限,其它相关产业带动能力差,如何破解?”

接招回答问题的是兰州大学教授杜斗城。杜教授认为,景区发展不能只是一味地盯着门票收入,首先要明确景区的区域属性和定位。“西有莫高窟、东有崆峒山”就比较准确有可比性。其次,建议甘肃景区管理者走出去,学习全国知名景区的管理经验。同时,要发散思维解决一些景区的联动发展问题,比如联合陕西,合作开通法门寺-大云寺一日游线路,借法门寺带动大云寺旅游。

甘肃农畜产品“走西口”才能得“真经”

甘肃省许多市州都处于丝路经济带的十分重要的节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机遇。省委党校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含琳教授就此指出,经过多年培育,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等地方产品在品牌影响、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日趋成熟,但是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严重地积压了利润空间。而中亚诸国和平凉的多个方面能够建立起联系,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可以实施“走西口”战略,努力借助“一带一路”占领中亚西亚市场。

借助传统文化,平凉可打九张特色文化牌

甘肃农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胡云安说,平凉特色文化的发源地是泾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两大最重要支流泾河渭河流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即农耕文明。在泾河流域形成了九种文化形态:伏羲文化,最早的始祖文化;道教文化;祟母文化(西王母);农耕文化;商周文化(灵台);皇甫谧文化;佛教文化;丝路文化;民旅民间民俗文化。平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应该打好上述九张牌,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业是做不大的。

新闻推荐

十堰至天水、金昌至阿拉善右旗高速公路10月1日通车 居民自驾游川鄂 全程都是高速路

本报讯(记者王钊)9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交通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堰至天水(甘肃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高速公路项目将于10月1日零时起通车试运营,届时从兰州驾车前往陇南、四川...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平凉讯特派记者梁峡林陇东旅游景区如何打出牌子留)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