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英娜
9月1日上午10点,赵峰开着拉砂车,在交警的指挥下,驶入了崆峒公安分局检查站汽车清洗平台。水柱从平台的下方和侧面喷出,汽车底盘、轮胎上的泥沙流了下来。90秒后,水流自动停止,赵峰把车开了出来,车子干净了许多。
从8月下旬开始,中心城区东、西入口的两处车辆冲洗平台投入使用,免费冲洗过往车辆,特别是进入城区的带泥、带土车辆,解决车辆入城“输入性”扬尘污染问题。
“如果有土,轮胎带起来,看着像烟一样。”崆峒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队长方冶民说。路查的交警在执勤过程中,发现带泥带土车辆就会引导进入清洗平台,他觉得,清洗平台建起来,“进了一大步”。
道路扬尘是城市扬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道路积尘在一定动力作用下进入空气环境,这些颗粒物反复扬起、沉降,容易造成大气重复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今年,平凉市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理道路扬尘污染。在三角城、崆峒大道西段、南滨河路设立3个路查点,严查未按审批路线行驶、乱倒垃圾、运输车辆不按规范苫盖、封闭不严密、沿路抛洒和带泥行驶等违规行为,下大力气控制源头污染。在中心城区设立多处固定检查点、巡逻点,在定北路、公园路、柳湖路与广成路十字等路口新建监控抓拍点12处,开展黄标车限行、无标车禁行,老旧车、渣土车、农用车等禁、限行集中整治行动。
建筑施工现场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三个必须”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硬化和围挡,安装洗车台,做到出入车辆100%冲洗,杜绝带泥上路。安装环建筑物喷淋系统及高空喷淋系统,做到工地洒水降尘全覆盖。所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及开挖土方,全部密闭存放或及时进行覆盖。工地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做到严密遮盖,确保运输途中不起尘,不洒落。
中心城区14个主要街区124个路段全面落实“七扫七洒十喷”,东西大街、定北路、广成路、宝塔路等重点路段每天保证洒水作业15次以上,其他路段每天保证12次洒水作业。监测点附近固定洒水车不间断循环作业,夜间则由高压清洗车对城区主干道路进行高压冲洗,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
在东西大街、公园路、定北路、崆峒大道全段落实限速措施,减少因车辆超速引起的路面扬尘。特别在两处固定监测点1公里以内,包括公园路、定北路、崆峒大道绿地广场段在内的道路两侧禁止车辆停放,净化监测点周围道路交通秩序,减少因车辆乱停乱放导致的交通拥堵及机动车排气污染。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对破损坑洼路面、背街小巷、建成区搅拌站、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重点关注,对市政工程在施工中产生的裸露土及时覆盖清理,对城区树坑及建成区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覆盖,尽可能减少出现扬尘。
然而,道路扬尘是一种复合尘源,排放源多且复杂,工业煤烟尘、建筑工地、各种尘粉的堆场、天气、风速风向、道路清洁度、车辆速度和密度等都会产生二次扬尘。道路扬尘治理需要多部门联合协作,坚持不懈采取措施,长期长效开展工作,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中秋节当天,团市委联合平凉一中团委及学校的志愿服务队,来到市福利院,开展了以“月满中秋,情暖夕阳”为主题的慰问活动。图为学生和老人一起唱歌互动,共庆佳节。本
中秋节当天,团市委联合平凉一中团委及学校的志愿服务队,来到市福利院,开展了以“月满中秋,情暖夕阳”为主题的慰问活动。图为学生和老人一起唱歌互动,共庆佳节。本报记者张霞摄...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