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思维理念,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发展新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时代要求、正视发展需要,否则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平凉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发展困惑也客观存在。我们必须主动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把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研究的主题和核心,紧密跟进省市“1+17”“2+19”***方案落实、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做精做强四大优势产业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专题,关注热点,聚焦焦点,攻克难点,实现研、产、用紧密结合,践行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发展的新使命。
二、创新有效供给,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文化传承新功能。
加强对平凉特色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发掘,形成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凉品牌”。通过充分发掘平凉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等人文社科的经济价值,整合重塑人文历史“亮点”,促进社科研究成果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将经典研究转化为经典产品。利用平凉市丰富的社科研究资源,采取知识讲座、微信、微博等方式,举办名家讲坛、社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等活动,普及社科知识,提升市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知度,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
三、创新研究体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引领新作用。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活力的根本所在。要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团队,可以由市社科联牵头,集全市社科研究之力,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学术团队,实现集中攻关、协同攻关,争创省优国优社科研究项目,打造平凉社科新品牌。要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新布局,既要巩固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传统学科,又要提升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重点学科,还要注重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新标准,在社科成果评价上,不能权威专权、级别专权,要构建以质量主导,依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差异化分类评价的评价标准,激励社科成果“百花齐放”。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对于我们每一个社科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顺应时势,主动融入,发挥优势,努力创造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力助推幸福活力美好平凉新发展!
新闻推荐
吴建忠讲话本报讯(记者刘亮)2月21日,全市公安局长会议召开。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吴建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把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