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争光
在本月初举行的“因你而美”第四届平凉市“最美家庭”颁奖典礼上,共有最美孝老爱亲家庭、最美夫妻和美家庭、最美教子有方家庭、最美邻里友善家庭、最美热心公益家庭等10类100户“最美家庭”得到了表彰。受表彰的文明家庭为全市千万个家庭树立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榜样。良好家风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相亲、社会和谐美好、后辈健康成长,需要大力提倡。
当前,不孝敬老人、婆媳关系不睦、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等道德失范现象时常见诸媒体。这既反映出目前社会群体道德滑坡的现实困境,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风涵养的不足。而那些最美家庭的温馨故事提示我们,要养出好孩子,离不开好家风。
中国人自古重视良好家风的塑造与传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样的古训比比皆是,无不是强调良好的家风涵养、优秀的家风传承,对培养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良好家风由长及幼潜移默化,自上而下代际传承,启迪、规范、教化着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家三口取代了四世同堂,家庭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家风涵养与传承逐渐淡化。另一方面,在下一代教育方面出现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行为等偏差。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容忽视的家庭因素。
成风化人,有范可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亲人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刚刚评选出的全市最美家庭,正是家风建设传承的榜样。这些家庭传递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崇德向善、教子有方、友爱互助等品质,应该成为千万家庭的共同价值追求,使一个个小家的和美淳良,支撑起整个社会大家庭的风清气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姜慧仁文/图这是一条迟到而充满温暖的新闻。鸡年正月初七,平凉市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范王保驾车途中,突然发现车后座前的脚垫上有个包,就赶紧返回到乘客下车的地方...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