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一张《中国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排行榜》走红朋友圈,其中北京以276万居首,上海以247万位居第二,深圳则以216万居第三。距离平凉最近的西安也上榜了,排在第九位,养孩子成本高达142.5万元。
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或大学毕业,到底要花多少钱?这笔账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没有仔细算过。有媒体调查显示,大中城市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平均要花费49万元。
你要问了:在平凉,把一个孩子养大成人需要花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到了哪些地方?《平凉周刊》记者通过调查,为你打开问号。
生不生二胎?养不养得起才是关键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平凉部分父母纷纷考虑起二胎的问题。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活和教育成本,生育二胎对家长们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生还是不生二胎,的确是个问题。
最近,《平凉周刊》记者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对近50名平凉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经过计算得出,一个平凉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家长大概将为其花费近30万元的养育成本。这样的经济成本,让大部分家长觉得养孩子非常有压力。从反馈信息来看,约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大学、中学阶段的花费最高,小学阶段最低。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育儿成本相差较大。对于小孩每月平均支出这个问题,有些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家长表示,差不多平均算下来每月在1000元左右,一年大约1.2——1.5万元上下,从出生到18岁,大概需要花费20多万元,再加上四年大学或读研费用,花费超过30万元。而家庭收入水平中等一般的家长坦言,平均算下来孩子每月支出大概500多元,一年大概五六千元,养到18岁大约花费10万多,加上大学四年费用或读研费用,估计要20多万元。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家长则反映,自己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总花费差不多十多万元。
采访中,家有男孩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买房子、娶媳妇是最大的开支项目,加上生活、教育成本,接近或超过了百万元。所以,他们认为,网上转发的《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排行榜》所列金额差不多,因为大城市人养孩子生活、教育成本更高,房价也更高。
市民刘女士今年51岁,在市直某事业单位上班,丈夫做生意,家庭年收入在6位数以上。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今年刚结婚,她大概估算了一下,从儿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再到结婚,一共花费了150多万元,其中购买、装修婚房和操办婚礼一项,就花掉了将近100万元。她认为,幸好丈夫是做生意的,收入比较好,如果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估计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这样的大额支出,只有到银行去贷款了。人说“养儿防老”,刘女士认为“养儿太累”。她身边很多同事如今熬到退休了,头发也白了,还要给儿子还房贷。
教育不能吝啬各种特长补习花费高
调查显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从3岁上幼儿园开始,教育成为最花钱的支出。一位80后家长告诉记者,学杂费仅仅是教育支出的一小部分,特长费和补习费,才是教育支出的大头。此外,孩子的吃、穿、娱乐、医疗也成为主要支出,尤其是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这些方面的支出,占据了教育总支出的大部分。
据了解,一个家庭条件中等一般的城市家庭,孩子从怀孕到出生,就需要花一大笔钱。这笔钱包括:孕前、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费,产前的检查费和住院生产费,婴儿的奶粉、尿片、衣物等用品费,多则万把元,少则数千元。上幼儿园一学期入园费、伙食费为2000多元,另加课本费、兴趣班费、订奶费、班费等费用,一学年的费用大概在3000多元,三年将近一万元。
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小学、初中虽然免除了学杂费,但孩子们上英语辅导班、音乐、舞蹈等形形色色培训班、强化班以及买钢琴都要花钱,九年下来至少也要几万元。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上高中、读大学花销费用最高。除了学杂费之外,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家长还要为其上高中额外支出一笔建校赞助费(择校费)、艺术特长培训费等等,再加上大学四年费用,普通中等平凉城市家庭养个孩子,差不多需要花费二三十万元。据市民杨先生讲,他是个女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老杨粗略算了一下,女儿从出生到结婚,养育成本近40万元。高中时女儿学习成绩不好,他就为女儿在兰州报了一个播音主持班,利用周末、假期去学习,一年培训费等各种费用将近3万元,学了两年,花了六七万元。他认为,比起养儿子的家长,自己养个女儿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的,起码不用给女儿花彩礼、买婚房,省下了一大笔钱。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孩子的年花费多为3000到5000元,其中最多的一个家长一年花费近一万元。市民刘先生说,尽管长辈催着要二胎,但考虑到今后养育孩子的生活支出、教育支出、婚嫁支出,想生二胎也得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
在平凉,尽管城乡居民、不同阶层之间因收入水平、经济状况不同,各家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不一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养孩子成本越来越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平凉周刊》记者在开展微调查时问及“在孩子的经济支出方面,您是否感觉到压力”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家长表示有压力,只能咬牙扛着。
记者获悉,2016年平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0余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的城市家庭,一年的总收入大约7万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花销以及其他开支,所剩余额基本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从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46.46元,其中教育消费人均达到了809.19元,占到文教娱乐总支出的77%,说明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依然毫不吝啬,主要涉及子女上学费用、特长培训、课外辅导等。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教育、买房、结婚,每一笔的付出相加,成了父母心中算不清的、苦中有甜的糊涂账。当记者问:你为孩子花了多少钱?大多数家长均表示从未算过,也算不清楚,大概估算了一下,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49岁的市民王女士,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儿子24岁。她说,24年来,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在儿子身上花了差不多20多万元,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二分之一。幸好儿子成绩好,还省下了一大笔择校、补习费用,总花费在同龄人圈子里不算高。但让他发愁的是,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没有考上公务员,目前在一家公司打工,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基本上刚够自己花。今后娶媳妇、买婚房,还需要一大笔钱,而自己一年的家庭收入不过五六万元。“现在平凉房价这么高,我们都快愁死了”。
记者调查发现,与60、70年代的人不同,80一代年轻家长对于养育孩子的花费,有半数家长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至于这笔钱的准备方式,有些家庭已经专门开设了孩子教育账户,每月往里面存钱,最高的已经专门为小孩的成长准备了30万元。也有部分家庭采取买保险、教育基金等方式,每年为小孩准备一笔费用。有一个经商的家长则很自豪地表示:“我已经为娃娃准备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他的娃娃今年才9岁。
至于那些生了二胎的家长,心情则是喜忧参半。市民李女士去年添了个男宝宝。上周末,她掰着指头给记者晒起了自家的养娃开支:“尿布、奶粉是花销的大头,还有衣服鞋子、玩具什么的,这是每个季度都会不定期采购的商品。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像婴儿床、婴儿车、奶瓶、消毒锅等。还有儿子吃得是进口奶粉,比国产奶粉贵了好几倍,一年仅此一项花费至少在万元以上,这账简直不能细算!”
眼看着花钱如流水,精明的李女士也在想着法子怎么能省钱,她的诀窍是上网淘,“小孩的衣服、玩具现在我都是在网上买,至少能省一半钱。拿玩具来说,我曾在商场给宝宝买个玩具花了200多元,后来在网上看到同样牌子的玩具只要50多元,简直后悔死了!”
虽然宝宝才一岁多,李女士一家却为他将来上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做起了打算。“平凉实行的是划片招生,我现在住的房子不在理想的幼儿园、小学划片招生范围内,将来上学肯定麻烦。而理想的幼儿园、小学,一年只招那么多娃娃,名额有限。所以,我正在筹划换房子,虽然要贷款负债,但为了儿子将来考虑,我们也就豁出去了。”她表情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亲近大自然,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图为市民在南山生态公园盛开的桃花下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赵晓燕摄
这几天,平凉市气温升高,天气晴好,许多市民选择亲近大自然,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图为市民在南山生态公园盛开的桃花下拍照留念。本报记者赵晓燕摄...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