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停乱放车辆。
□本报记者张霞文/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的小车数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渐渐凸显。一些车主随意占道停车、逆向停车、双排停车等不文明行为,既有损城市形象也给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多困扰。连日来,针对城区停车乱象,记者走访了西大街、东大街、北后街、红旗街、新民路等中心城区街道。
“一车占两位”频现停车场
4月5日中午12时,市民刘先生下班后开车去崆峒区西大街行署巷吃饭。由于是下班高峰期,吃饭的人多,停车位相对比较紧张。苦苦寻找车位的刘先生开着车在数百米长的街道内缓缓前行,期间他注意到有几辆轿车一车占两位,很是无奈。“车子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停车位。要是真没地方停也就算了,可是看来看去,一车占两位的有好几处,太不文明了。”
刘先生的遭遇,在平凉市城区并非个例。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多条街道、停车场时发现,一车占两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新民路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正在停车的车主,他们均表示自己曾遭遇过类似的不文明行为。
家住西兴庭院的钟强,是某家公司的业务员。为了拉业务,他常常开车奔跑在大街小巷,对这种一车占两位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真希望车主都能自觉将车停进划好的区域内,不要越线占领旁边车位,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随后,记者走访东大街、北后街南门十字路段时,发现车辆“霸气”横跨两个停车位的比比皆是。地面上醒目的停车线俨然成了摆设。
学校旁、背街小巷停车有点乱
4月6日中午11点30分,一批又一批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崆峒区实验小学的校门,校门外百米处的十字路口,记者看到很多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人群之中摩托车、自行车、出租车、小轿车,各种车辆乱停乱放,拥挤不堪。“学校旁边是菜市场,车多、人多,而且没有红绿灯,每到高峰期,人车拥挤在一起,碰车撞人的事几乎每周都有。”附近做生意的杜先生忧虑地说。
在北后街,记者看到,大概6米宽的街道,左右停满了车,使原本的双行车道硬生生的变成了单行道,中间剩余的路,只能供一辆小车单行通过。“这些车使较窄的路面变得更窄,来往的车辆需要互相错开才能通过。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常常有小孩、老人横穿马路,很不安全。”经常开车路经此处的贾女士表示,希望交警能管管这类不文明停车现象。
记者发现除了小汽车违规停放,更有中小型货车、电动车、三轮车等强行占用人行道,特别是中心城区背街小巷非停车位上、人行道道沿上、盲道上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更加严重,已然成为城市运营的一道难题。
地面停车满,地下车库空
“停车难、难停车”,一直是近年来困扰市民的难题。每逢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城区部分大型商场周围,其路面被车辆围得水泄不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商圈周边几乎都有地下停车库,而且车位较多。
“我们这里总共有210个车位,除了节假日,其余时间空车位还是挺多的。”新世纪商厦治安班长李建军说。
4月6日下午3时,记者在新世纪商厦B座停车场入口处看到,进进出出的车辆络绎不绝,商厦门前停满了私家车,有些甚至占道停放。而百米远的地下车库里却空荡荡的,已用车位还不到五分之一。
“地下车库为什么很少有人停车?”
李建军分析,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临时停车选择省时,不愿意绕路寻找车位;二是有的地方没有停车位,而有停车位的地方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再有就是个人的停车习惯不好,一定要停在脚跟前,多走一步也不愿意。
对此,市公安局崆峒分局交巡警大队积极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共抽调3个中队,通过“劝、纠、锁、拖、罚”等方式,全面进行整治。“下一步,将加大对占用人行道违停机动车辆的打击力度,尤其是繁华街区、背街小巷违规停放车辆规范管理,并逐步建立健全车辆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市公安局崆峒分局交巡警大队有关人员介绍。
创建文明平凉,提升城市形象,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虽然平凉市城区主要路段的交通流量比较集中,加之停车位有限,导致了路边违法停车、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行人斜穿马路等影响秩序和安全的交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但驾驶人员的不良停车习惯同样加剧了停车乱象。
记者认为,在车位紧缺的现状下,要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需要每位车主提高文明停车意识,养成文明停车的好习惯,不人为添堵,不人为增加停车难。同时,也需要城管、交警等部门加强路面巡视和管理,促使车辆规范停车。
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有序。
新闻推荐
(记者祁瑞龙通讯员王晓莉)昨日,记者从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日,平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台进口玛莎拉蒂汽车办理登检换证手续时,发现车主提供的一份盖有外高桥检验检疫专用章的《出入境检验检疫...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