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十洒、全天候无空档”作业,免费公厕全天保洁、定时冲洗、定点消杀……今年,中心城区继续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对城区道路坚持“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的原则,增加环卫作业精细化程度,美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中心城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由内而外悄然发生变化。
“最近天气闷热,环卫工人依旧一边忍受着高温天气,一边在街道上清扫。咱们城市的卫生越来越好,真是打心眼里感到欣慰。”这是许多市民的切身体会。
目前,中心城区采取人工加机械的保洁方式,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中心城区主要街区24小时严管和“一扫、十洒、全天候无空档”作业;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和治理盲区;加强城区免费公厕管理,做到全天保洁、定时冲洗、定点消杀,对垃圾箱、垃圾斗实行专人承包管理;制定了公共场所违法倾倒垃圾举报奖励制度和黑臭水体环境卫生整治方案,清理河道垃圾650吨;在甘沟河道沿线设置监控点6处,对河道区域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共查处向河道内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违法行为20起。
7月9日凌晨5点,在解放中路,干了14年环卫工作的刘秀芳,弯腰拿着笤帚,一步一步地清扫路面。刘秀芳和同事们早上四五点就开始清扫道路,将街道清扫干净后,才能简单地吃点早饭。刘秀芳说:“现在行人随意丢垃圾的现象少了,拿着包装袋找垃圾箱的多了,市民举止与以往大不一样。”
崆峒区环卫处副主任赵有鸿介绍,除了全面“治脏”,提升城市形象,还在中心城区开展了集中“治污”,采取“白天洒水喷雾湿扫,夜间冲洗”相结合的作业方式进行道路抑尘。对东西大街、崆峒大道等14条主要路段实施“四扫四洒四喷”;对泾河大道、北滨河路、海螺专线实行“两扫两洒”,对宝塔公园周边双拥路、宝塔路、崆峒大道东段和南山公园监测点东西三里塬路、圆通寺路实行循环作业,达到“七扫十洒十喷”;中心城区重点路段每周进行至少两次夜间水洗作业,确保主城区主要街路积泥、积土得到及时冲洗,有效降低了道路扬尘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
新闻推荐
7月6日下午,崆峒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主任会议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晓勇主持会议,副主任赵来存、谷林、段维鸿、罗惠出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各委室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上半年全区...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