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行走在泾河两岸,到处涌动着转型发展的热潮,一个个承载着强区梦和小康梦的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们战高温斗酷暑,用信念与坚守诠释着速度与激情。
重大项目激发新活力
面对外部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崆峒区各级部门、党员干部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魄力、主动担当的精神,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努力奔战在强区富民、率先小康的新征程上。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最大后劲、最大未来,一切跟着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项目的大突破,带动产业的大发展、推动经济的大提速,让项目建设真正成为崆峒跨越发展的强大支撑。”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对项目建设的认识,成为崆峒区各级抓好项目建设的底气和动力。
越是经济下行,越是考验发展智慧;越是转型紧迫,越要选对发展路径。崆峒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借助“兰洽会”招商平台,成功签约了平凉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崆峒实景演绎、平凉中联国际广场等13个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签约资金达47.3亿元,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上不会掉馅饼,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崆峒区的决策者深知,项目不落地就等于画饼充饥。为了推进项目实施,崆峒区制定印发了《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实施方案》,确定一名县级责任领导,组建一套工作班子,制定一套推进方案,25个县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务求使引进的项目快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数据显示,2017年,崆峒区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36个,总投资529.2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9.58亿元。截止6月底,197项在建项目开工建设155项,累计完成投资65.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1%。
文旅融合演绎新魅力
崆峒,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黄土高原与丘陵地带相伴共存,农耕文化、道教文化和养生文化相映生辉。如今,在这个有着神奇自然景观和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正演绎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传奇。
“创新文化旅游养生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培育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崆峒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小林说。崆峒区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要契机,全力推进旅游项目落地生根,推进“景城一体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让文化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借助文化旅游融合的东风,2017年,崆峒区实施旅游产业开发项目18个,总投资达到48.29亿元。中华崆峒养生地养老中心、崆峒古镇停车场、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崆峒生态旅游度假山庄等旅游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全域旅游建设、泾河北路西延伸段道路工程、古镇西路道路桥梁工程、平凉海寨沟景区建设等项目顺利实……
“这里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美食遍地,是旅游的好去处,有机会我会邀上几个朋友再来崆峒。”来自深圳的徐先生畅游崆峒后深有感触地说。
截止7月底,全区共接待游客534.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26.89%。
民生工程展现新图景
一幅幅民生图景在城市乡村徐徐展开;一件件民生实事在百姓的口中心里慢慢沉淀。
“路修通了,土豆好卖了,只要价格合适,随时可以装车往外拉。”望着眼前的致富路,贾咀村梁洼社村民马俊德满脸欢喜。
近年来,崆峒区大力实施交通民生工程,16个乡镇,226个行政村实现了水泥硬化路全覆盖。今年,崆峒区还将实施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彭大高速公路(崆峒段)、农村道路养护维修及安保工程等9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群众致富的路子会越来越宽阔。
住有所居是民生之基。今年6月,崆峒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中心城区旧住宅小区改建、新生巷南片区开发、保丰路片区开发等一批规模体量较大,拉动能力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亮晒”,目前正强力推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百姓谋福祉,崆峒区不遗余力,百姓幸福感也不断刷新。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给出答案。在一系列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崆峒区已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各类项目竞相建设的生动局面。
新闻推荐
全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观摩崆峒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8月10日,全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200多人,现场观摩了崆峒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观摩组一行先后深入花所天源农牧公司、大寨乡桂花村、白庙乡贾洼村,详细了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对...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