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平凉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抓项目、兴产业、补短板、促统筹,分层次制定工作计划,逐级细化靠实责任,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9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增长9.4%;公共财政收入15.09亿元,增长1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1万元和3685元,增长8.5%和8.1%。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彻底的“回头看”,在反复核查、扎实整改国家和省上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回退收入不稳定、低保支撑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和未解决“三保障”问题的脱贫人口,科学凋整了全市脱贫时序。完成脱贫攻坚资金整合使用18.8亿元,实施脱贫帮扶项目33项,贫困村牛果菜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性特色产业规摸进一步扩大。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2.42万人,贫困户输转劳动力8.19万人,创劳务收入10.69亿元。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5处、撤并建制村通畅工程34项,改造贫困户危房773户,建成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个,428个贫困村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和物流快递覆盖。
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市上抓住煤炭、火电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市场机遇,积极进行煤炭铁路运力衔接、发电指标争取和大用户直供电签约等工作,强化对120户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行监测和协调服务,推动33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生产,促进主要工业产品多产快销。今年前6个月,全市煤炭、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和1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2亿元,增长12.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施工业项目119个,完成投资35.8亿元。截至6月底,预计全市中小微企业达到6130户,完成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8.3%。
农业生产和造林绿化扎实开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232.2万亩,夏粮产量预计达到40.7万吨,增产1.83%;新开建养牛小区38处,牛存栏81.6万头;新植果园17万亩;新增设施蔬菜0.74万亩。完成造林绿化59.6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14.7%,建成万亩以上绿化工程12处、千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43处6.9万亩。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组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详细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实施旅游项目36个,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花样年美年文化城等一批文化旅游养生项目积极推进。出台了鼓励旅行社团组织引进境外旅游团体来平旅游奖励办法,多方开拓客源市场,截至6月底,全市接待旅游人数91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和26.5%。建成电商乡镇服务站20个、村级服务站59个。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2.5亿元,同比增长5.4%。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8.1%。省、市列实事已完成4件。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6.9%。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全面推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五项社会保险一票征缴、异地就医结算等业务顺利开展,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搬迁工作,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建成招生,“全面改薄”“温暖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建成行政村幼儿园40所。实施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8个。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平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占到监测天数的87.3%。
新闻推荐
8月22日,市妇联副主席牛维维带领全市41名“陇原妹”赴天津宏舜职业技术学校和天津市蓝天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并就业。这是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实施甘肃省妇联...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