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崆峒山古建筑群修缮工程(一期)项目在修缮并拆除崆峒山皇城献殿墙壁的过程中,发现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碑刻一通,崆峒山文物管理所已对该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该碑长114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保存基本完整,碑文共三十五字,字迹清晰,笔法刚劲有力,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
碑刻全文为:“分守关西道左参议南闽陈毓贤同仪宾西蜀李芳芝到此登东台时嘉靖六年重九(日)记”。
经查阅相关史料,碑中所书人名“陈毓贤”,字则英,一字横川,福建长乐人,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丁丑进士,历工部郎中。
曾任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分守关西道,修筑过平凉城墙。
而碑中“仪宾”为藩府宗婿的称呼,联姻帝室,是明代外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查阅史料,李芳芝为韩王府郁平郡主之夫,按时间推算应是明代平凉第8代韩王(韩昭王)的女婿。
此通嘉靖六年石碑,虽寥寥三十五字,但碑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左参议陈毓贤”和“仪宾李芳芝”于当时的平凉来说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他们携行登临崆峒山,也说明在明代崆峒山就已享有盛名,不仅是文人墨客,更是封疆大吏仰慕的宗教圣地。
此碑的发现对研究明代平凉城及崆峒山的历史有着重大意义。
新闻推荐
平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喜获全省食品安全技术标准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
(图为比赛现场)9月13日,由甘肃省食药监局、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全省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电视总决赛,在兰州成功举行。甘肃省食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存文同志亲临总决赛现场观看比赛,...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