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卞文庆是胶州人,12岁那年他跟随父母来到青岛定居,20岁那年进入了青岛卷烟厂上班,这一干就是40多年。“看着孩子们也成家立业了,退休后我就想着回老家住,于是我就在胶州买了这套房子。”卞文庆告诉记者,1995年,他从单位退休后,和老同事、老朋友们的走动少了起来,这也让他备感孤独,而看着老家胶州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产生了落叶归根在老家购房居住的想法。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孩子们的支持,于是,在2005年,他花了20多万在胶州少海新城附近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套三房。
养花养草生活惬意
“我本来就愿意养花养草,买房子的时候人家还送我一块小花园,这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人抑制不住兴奋,从他家到胶州城内乘坐公交车十几分钟就可到达,小区周边还设立了农贸市场和社区门诊,让老人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每天下午2时到5时,是老人这些年来雷打不动的劳动时间,老人从市场上购买了铁锹、锄头等农具,在院里种上了各种花草。经过几年的打理,老人不仅把楼前小花园整理得有声有色,他还在自家附近的荒地上开垦出了一块果园。闲暇之余,老人约上小区里的邻居们,结伙到周边的湖里钓钓鱼,或者到自己开垦的小果园内打打牌。“以前我有高血压,现在这日子过得真是舒服惬意。”老人高兴地说。
大桥通车交通更方便
卞文庆说,在胶州新家住的这几年时间里,因为3个孩子都在青岛,孩子平时都来看看他,他也几乎每个周末都回市区看望孙子和孙女。“尽管交通比以前方便了,但相比起来来回往返还不是那么顺畅。”卞文庆说,从胶州去往青岛,因往返时间紧迫,即便是早上到了青岛,最快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返回胶州。
“大桥通车后,对我来说坐车不但方便了,更是给我增加了一条去青岛可供选择的道路。”卞文庆说,在青岛他住南京路附近,现在回趟青岛,从胶州出发,到市内再倒两次车,时间至少得两个小时。大桥开通后,按照设计的20分钟路程计算,时间上能省近1个小时。
省下的钱还能买车
据卞文庆介绍,从去年年初开始,他们这个小区先后就有10多名“老青岛”搬来这里居住,据他了解,这些岛城市民之所以“舍近求远”来到胶州,除了房价便宜外和桥隧通车带来的交通便利有很大关系。“这里的房价便宜,用在青岛买房的钱,在这里除了能买上一套房子外,省出的钱至少还能再买上一辆轿车。”采访中,卞文庆老人给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他说,尽管这几年胶州的房价上涨幅度也很大,但现在4500元到5000元左右均价比起青岛还是便宜了不少,在这里花一半的钱就能卖到和青岛市区同等面积的房子,便使得岛城市民纷纷前来“圈地”。“最现实的例子,现在我的多名亲戚,也多次叫我留意身边房子,也想搬来胶州住。”卞文庆说。
想把全家都拉来
“要是大桥能通上公交车就更好了。”卞文庆说,如果他的愿望能够实现,今后他还想让3个孩子把青岛的房子出租出去,然后一家人都搬来胶州居住,这样既减少了来回奔波的麻烦,也能互相照顾上。
打造市区“后花园”
“从前年开始,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就正式启动,设计方案已经获批并通过评审,今年下半年即可全面开工建设,两年时间就能完成。”胶州市交通局党委委员孙祖斌告诉记者,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工程全长2827米,胶州互通匝道全长2922米。连接线采用城市道路4车道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届时去趟青岛仅需20分钟。
“胶州市地处胶州湾“虎口”位置,借‘桥\’之力,我们将把胶州打造成市区的后花园。”胶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胶州依靠胶州湾大桥等区域道路完善,将立足本土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把胶州建成青岛特色新区,成为市区“后花园”。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漫步在胶州市莱州路上和周边几个村庄马路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路边多了不少新颖别致的小假山景观。据悉,这些假山景观不是花钱建造,而是由20多座废弃的路灯底座混凝土加工建成。记者昨天了解...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