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踹房门救父母孝顺儿被砸死,踹房门救父母孝顺儿被砸死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2-28 06:16   https://www.yybnet.net/

“老李,是我对不起你啊,我要是和你一块去,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昨天上午,胶州市胶东镇罗家村46岁的陈女士紧紧攥着去世丈夫遗留下的鞋子,仍然不能接受几天前发生的一切……12月21日上午10时许,陈女士的公婆两人在家中煤烟中毒,她的丈夫李先生立即赶到父母家用脚踹门,结果受到剧烈撞击的木门将李先生砸倒在地,伤重不治。记者昨天了解到,两位老人因抢救及时已脱险。

男子救父母遭意外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罗家村,在出事的李先生父母家,陈女士正在收拾丈夫的物品。“我要是跟着老李,他就不会出事了……”看到记者的到来,陈女士难掩伤痛,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过了一会,在家人劝说下,陈女士的情绪才逐渐有了好转。她告诉记者,12月21日上午10时许,她刚下夜班回家睡觉,迷糊中她听到有人敲门,说她的公婆两人始终没有起床。闻听此事后,她的丈夫李先生立即赶往同村父母家。然而,10分钟后,陈女士就接到了噩耗。

踹门救人男子身亡

“当时我起来倒垃圾,还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然后就猛烈踢门,然后木门就直接砸在了他的头上。”采访中,71岁的目击村民杨老汉告诉记者,他和李先生父母家住对门,12月21日上午9时30分,他来到门口倒垃圾。此时,一名送奶工过来为老人送牛奶,无论送奶工怎么敲门,院内始终没有人回应。过来一会,他就看到老人的大儿子李先生跑了过来,叫门无果后,李先生抬脚狠踹起木门来。遗憾的是,木门遭受剧烈撞击后倒下,直接将李先生砸倒在地。看到李先生满脸是血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他赶紧跑进院去通知老两口。

“当时闻到一股呛人的煤烟味,我才知道他们也出事了。”杨老汉说,他透过窗户发现老两口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赶紧去通知李先生的家人,他的家人这才将出事的3人送往医院治疗。遗憾的是,李先生终因伤势较重不治身亡。

老人睡前煤封炉子

“1个月以前,两位老人早早就装上了‘炕炉子\’,要是不封炉子,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意外。”陈女士告诉记者,公婆两人被送到医院后,经过抢救均已脱险。事后,她从婆婆那里了解到,事发前一天晚上7时许,两人在临睡前,公公用煤封上了炉子,导致两位老人被毒倒在床。昨天,记者从胶州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两位老人都属于轻度一氧化碳中毒,及时发现让他们躲过一劫。尽管两老人已经脱险,为了防止留下后遗症,他们还需留在医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

去世男子是名孝顺儿

记者了解到,陈女士和李先生结婚已有26年,膝下有两个女儿,25岁的大女儿已经结婚,13岁的小女儿才上初一。对于李先生死亡一事,他的家人还未告诉两位老人。“老李家的两个儿子条件都一般,但孝顺老人那可真没的说。”村民杨老汉告诉记者,煤烟中毒的老李和老伴共有两个儿子,去世的是他大儿子。平常生活中,两个儿子争着给老人送生活用品,为了给老人加营养,去世的大儿子还给老两口订了奶。对待邻居,李先生也是有求必应,无论谁家有什么难事,只要能办到他都尽力去做。“这么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唉……”对于李先生的离世,许多村民都表示惋惜。

烧煤取暖要注意通风

昨天下午,胶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烧煤炉取暖,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能引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的甚至能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家中烧煤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房间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最好能让煤炭完全燃烧,尽量少封炉子。当发现有人煤烟中毒时,要尽快将病人移到通风处并立即拨打120。

新闻推荐

涵洞结冰 车辆“趴窝”,涵洞结冰 车辆“趴窝”

“已经20多天了,这个涵洞积水结冰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昨天,胶州市民王先生向早报记者反映,1月15日晚,他驾车经过胶州市北京路这个铁路涵洞时,车头意外撞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因猛打方向他不慎驾车冲进了...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踹房门救父母孝顺儿被砸死,踹房门救父母孝顺儿被砸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