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黄瓜赶紧摘,人家还在村里批发市场等着要呢!”听到妻子催促声,胶州里岔镇良乡一村50岁的村民赵友荣,赶紧掐灭烟头在自家蔬菜大棚内忙碌起来。赵友荣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两个占地6亩的蔬菜大棚,现在黄瓜到了收获季节,他算了一笔账:刨去各种成本今年两个大棚他赚了5万多元。据了解,从3年前开始,良乡一村投入2100多万元资金,为村庄道路以及农田全部修起了水泥路,并在田间地头完善建设了水利智能灌溉系统。另外,村里还投资400多万建起了一个现代化连体蔬菜批发市场,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售菜。正是这一系列的变化,现在村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
探访
垃圾村变得绿意盎然
昨天,走在胶州里岔镇良乡一村大街上,如今村里大街和胡同内,水泥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修建了17个垃圾池,村内以往司空见惯的脏、乱、差现象已杳无踪迹。走在村内大街上,马路一侧还都栽植上了果树和花草,闻着空气中飘来的花香,一种清新气息让人非常舒服。“过去,村里垃圾随处可见,大风一吹,各种垃圾袋更是漫天飞舞。尤其是夏天垃圾堆放时间一长更容易变味发臭,滋生大量蚊蝇。”良乡一村村民赵甸荣告诉记者,从两年前开始,村里配备了17个垃圾池、多个垃圾桶以及保洁人员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记者在村内采访时,还遇到了村内保洁员、65岁村民张德林正骑着带斗电动车准备清运垃圾。“现在村里每月发给我们800元钱,我们年龄大了本来闲着就没事,这下不但保证了村里卫生,我们还能赚点‘外快\’。”张德林告诉记者,两年前开始,村里聘请他们村里7名老人成为村内的保洁员,每天倒班上岗基本上全天候为村里保洁,每天他们清理好垃圾统一用小车将垃圾放到垃圾桶内,然后当晚再用垃圾车将垃圾运走,当天垃圾绝不留过夜。
水电到地头种菜更方便
眼下正是蔬菜收获季节,昨天走在胶州里岔镇良乡一村大街上,记者很难见到聚堆聊天的村民。村子东侧是大片连在一起的蔬菜大棚,田间地头不但建起水泥道路,一条灌溉系统贯穿整片农田,和村内相比这里热闹了许多,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在一个大棚内,村民赵友荣正在和妻子抓紧采摘黄瓜。
“以前的农田出门一脚泥,一下雨就变成大泥塘子。家家户户都将烂菜叶扔在地头边上,到了夏天,站在村口都能闻到臭味。一场雨后,地头上泥汤伴着牲口的粪便,蚊子苍蝇一大片,简直没法走,菜运不出去就会烂掉不少。”赵友荣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因为沙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蔬菜,几十年以来,这里就世代以种植蔬菜为主。早在10多年前,因村里土地大多以岭地为主且地势较高,一直以来非常缺水,村民们经常会为如何灌溉农田而发愁。两年前,村里筹集资金将农田划片修建起水泥路还建起了一条贯穿整片农田数公里长的灌溉系统。“现在农田每隔50米便设有一个水电点,用水用电更加便利,摘下地里的烂菜可直接放在村子北侧的垃圾回收场中,有了这些保障,村民种菜积极性更加高涨了。”赵友荣说。
种俩蔬菜棚年赚5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原先赵友荣家里就有5亩农田专门种植大田蔬菜,正是看到了这些变化,赵友荣彻底放弃了不种蔬菜改种其它作物的想法。去年,他向村里承包了6亩地并建起两个蔬菜大棚。“今年种植蔬菜不但丰收了,也不用担心菜运不出去会烂在地,村里还建起了一个蔬菜市场,种出的菜也不用愁卖。”赵友荣说,今年他这两个蔬菜大棚共种植了土豆、西瓜和黄瓜这3茬,现在土豆和西瓜都已经收获完毕,第三茬黄瓜也开始进入收获期。他粗略算了一下,今年土豆和西瓜获得丰收价格也还不错,净利在3.5万元左右,初步来看今年黄瓜也获得丰收,今年两个大棚总收入能达到5万元,这让他高兴不已。记者在良乡一村走访了解到,现在村里大部分村民都从事蔬菜种植业,这几年靠着高品质蔬菜种植,每户种植蔬菜的村民,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讲述
住新楼房还能获补助
村里建起两个居民小区还要建幼儿园银行医院等
走到良乡一村村北侧一片占地20亩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两栋居民楼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张德林告诉记者,这几年不但村容村貌改变不少,村民们的福利待遇也提高了。以他为例,作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将个人土地交出,每月可获300多元的养老补贴,逢年过节村里还发面粉和大米等生活物品,加上干保洁员的工资,他每月收入都在1300元左右。从前年开始,村里还为全村所有居民都投入了农村医疗保险,村里70岁以上老人,还由村里出钱,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全部办理养老保险,这些老人们现在平均能领到每月300元的退休金,加上其他各种补贴,老人平均每月能有总共六七百元的收入。
张德林告诉记者,他从村内公示中了解到,他们村这个新建社区,目前在建的有两个居民小区,第一批受益者有40户居民,新建楼房都按照精装修要求施工,且这两处小区水电全部到位,村民只要收拾好随身物品就可直接入住。另外,从明年开始,在社区周围,村里还将逐步出资建设幼儿园、银行、医院和福利院等公共设施。以后随着规划完善,社区还将继续建小区。“到时候,我们这些世世代代住平房的村民们,也能和城里人一样都将住进楼房了。”张德林高兴地说。
展望
让高品质蔬菜唱“主角”
昨天,谈起今后发展,良乡一村村主任赵波透露,今后村里将借助当地高品质蔬菜这个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我们这里土质好,种出来的蔬菜品质也好,所以今后我们也将在这方面作为重点来开发。”赵波说,现在他们已成立了5个种植合作社和一个蔬菜批发市场,通过这几年的运作,他们这里也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今后,他们在大力开发种植业的同时,将以“农消对接”的方式进行销售,以此来保障村民的收益。另外,他们还将规划建设一个集体验式家庭定制菜园、蔬菜、瓜果采摘园、传统农业园、蔬菜品种展示园以及畜禽展示园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项目。
村民收入向公务员看齐
“我认为要让全村变富,首先应该有个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富了,也必然会带动其他村民致富。”赵波说,村里现有居民145户,要实现村民共同富裕得分三部分,首先让部分村民从事代养里岔黑母猪,其次是让一些村民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实现连片产业种植,再就是,给一些在村内做生意的村民担保贷款并实施贴息贷款来扶持他们的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来带动村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同时也壮大村集体收入。“我的目标是,让村民们在3年之内达到胶州市一般公务员家庭收入水平,平均每户村民年收入都能达到10万元。到那时,我们村里提出的‘小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治、居有其所、垃圾分类处理\’的目标必将实现。”提到今后规划,赵波自信满满。
新闻推荐
干净的垃圾桶一字排开,昔日村内大街的垃圾已难见踪影,道路两侧栽种的植物郁郁葱葱。昨天,记者了解到,从两年前开始,胶州市胶莱镇就给韩家一村统一配备了30多个垃圾桶并拿出专项资金让村内聘请了两名保...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