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无论生死 他都在奉献,无论生死 他都在奉献

来源:青岛早报 2012-10-16 04:54   https://www.yybnet.net/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用在48岁的隋世海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他生前是胶州市青联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后,一直在坚强地与病魔做斗争,病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但隋世海的最大心愿就是回到心爱的讲台,去给孩子们上课,学生们也期盼着老师归来。令人遗憾的是,隋世海在前天凌晨2时因病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隋世海仍然在想着帮助别人,在胶州红十字会帮助下他留下遗嘱捐献出遗体。

去世前夜立遗嘱捐遗体

前天凌晨2时,隋世海的妻子杨中云和儿子隋扬围在床前,他们亲眼看着心爱的人闭上了双眼。看着爱人离开,杨中云悲痛不已,“老隋,你怎么就这么走了,留下了我一个人,我跟着你一起去吧……”杨中云的哭声撕心裂肺,“虽然看着父亲的健康每况愈下,知道这一天不远了,但是看着他闭上双眼就跟做梦一样,父亲是我一辈子的榜样。”隋扬说,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希望这是一场梦,梦醒过后父亲还能活着。记者了解到,隋世海病重期间,妻子杨中云照顾丈夫几度病倒,儿子隋扬放弃考研复习,从学校赶回家照顾父母。

10月13日,隋世海说服妻子后,便叫来村支书和三个兄弟,让村支书代写了一份自愿捐献证明,内容为 “我村隋世海自愿死后将遗体捐给国家”。证明写好后,隋世海吃力地抬起了他的右手,在上面按下了手印。当天,胶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隋世海家中,为他办理遗体捐献手续,还为他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此时隋世海双眼已经完全看不见,只能通过声音辨人,他是听着工作人员办理手续的。当工作人员告诉隋世海手续已经办好时,他长出了一口气。

为学生考试他不去医院

隋世海的家在胶州九龙镇建新村。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看到隋世海的家中只有3间平房,院子里还堆着从外面拾回来的干草。来到平房里面,隋世海的卧室里只有电视机和热水器两样电器,他的妻子杨中云坐在炕上哭红了双眼,隋世海的岳母则在一旁安慰着女儿。

隋世海是胶州市青联希望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1982年正式走上讲台,开始了他30年的教学生涯。2011年春天,他就时常觉得浑身不舒服,尤其是背部,经常觉得疼痛。去年,隋世海几度在上课时晕倒。因为背痛,隋世海每晚只能坐着睡觉,还患上了腰肌劳损。虽然在家疼痛难忍,但他从不在学校表现出来,在那段时间,他没有耽误学生们一节课。隋世海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去年5月份,在妻子杨中云哀求下才请假一天到医院检查,但是并没有检查出病因。

隋世海的病是在2011年7月初确诊的,但他的病症早就表现了出来,上课时不管有多疼,隋世海都不愿让学生们看到,他坚持站着上课,上完课后一步步挪到教室外,回到办公室坐下,正常人只要2分钟的路程,他要走上七八分钟。“5月份去医院没检查出毛病后,他再也不去医院检查,说是没什么事,非要等着孩子们考完试再去。”杨中云说,那时隋世海已经是在拖着腿走路了,但他还是坚持去学校给孩子们监考。7月初,在杨中云的一再要求下,隋世海终于同意再到医院去检查。7月2号,隋扬背着父亲下车,来到青医附院做检查,最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因为必须住院治疗,隋世海离开了最爱的课堂。

一生育人家贫如洗

住院十天后,隋世海回到胶州中心医院继续化疗和放疗。虽然无情的病魔一天天折磨着隋世海,但他并没被病魔打倒,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假如再给我一天健康,我愿意回到教室,再给孩子们讲一课。”在化疗和放疗期间,隋世海每天想的都是尽早站起来,能重返讲台。这也是他坚持治疗的动力,他始终放不下那些孩子们,“小辉太皮了,不知道有没有在学校闯祸,王明太粗心,没人提醒他,估计又要犯不少错。”住院期间,隋世海总是不停地念叨着学生们。但是事与愿违,仅过了几个月,隋世海身上的癌细胞再次复发,医生在隋世海的腋窝处又发现了新的癌细胞。今年8月,隋世海已经几乎无法开口说话,整天躺在床上。

记者了解到,隋世海在治病期间,已经花光家中所有积蓄,10多万元的治疗费中,有5万多元都是借的,“当天住院的时候,要交8000元的押金,这笔钱我还是向住在青岛市区的亲戚借的。”杨中云告诉记者,现在5万多元的债务压得家里喘不上气来。因为连续化疗,隋世海身体根本没有力气,吃喝拉撒全靠杨中云一个人照顾。“几年前在家干农活的时候把腰弄伤了,而我又患有心脏病和腰椎病,根本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杨中云说,家中收麦子的时候,隋世海都不能下地,全是她一个人干的。

教师节想上课却无法走路

“我想赶紧好起来,再回学校给你们上课!”只要有学生来看望他,隋世海都这样告诉他们,今年教师节前,隋世海的身体渐渐有了些力气,孩子们就想完成老师的愿望,在教师节那天给隋世海送上最好的生日礼物,教师节当天,隋世海的学生们来到他家中,要接老师去学校,再给大家上一堂课,但是当隋世海从床上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法走路,前几天恢复的力气早耗光了。“隋世海的书法很好,我一直鼓励他,还答应过他,等他康复了,来学校给学生们开一堂书法课。”青联希望小学的张校长告诉记者。

“他最常说的就是要教就好好教,要么就别教,不然就是误人子弟了。”隋世海的同事刘克梅告诉记者,他是全校老师的榜样,但他们得知隋世海的癌细胞再次复发的消息时,老师们都很担忧。他的学生们也陆续得知了老师生病的消息,孩子们都盼着老师回来上课。

去世前决心捐献遗体

“他是知道了刘慧丽的新闻,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所以他也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杨中云告诉记者,当时她并不同意丈夫的决定。“我说,你的心怎么这么狠,你要是把遗体捐献了,这在村里那是多大的事,大家都会怎么说我。”杨中云说,但丈夫用微弱的声音劝服了她,他说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他想为社会做点事。记者了解到,隋世海从教以来获得的优秀教师奖状和过去参加无偿献血获得的徽章,全家都为此感到骄傲。隋世海在弥留之际表现得非常乐观,他非常渴望去世后将器官和遗体捐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全身的癌细胞正好供医学院研究,希望医生们能早日破解顽症,不再让其他人痛苦。”杨中云向记者转述隋世海生前的遗愿。除此之外,隋世海还惦记着所在学校的学生,希望孩子们能好好学习。

胶州红十字会秘书长赵涌告诉记者,隋世海的遗体将捐献给青医附院做医学科学研究。隋世海是自今年1月以来,胶州第四例遗体捐献者,“遗体、器官捐献者令人尊敬。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却以令人钦佩的方式为社会做出最后的奉献,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新闻推荐

“紫罗兰”白菜好看又好吃,“紫罗兰”白菜好看又好吃

胶州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论生死 他都在奉献,无论生死 他都在奉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